第936章 城隍庙的告示(2 / 3)
满城哗然。
官府不敢怠慢,当即贴出告示,腊月廿三西市闭市一日。
商户们叫苦连天,可想起从前那些违逆告示的下场,也只能自认倒霉。
腊月廿三这天,西市果然冷冷清清,所有店铺关门闭户。
唯独一家绸缎庄的掌柜舍不得这天的生意,偷偷开了后门,做几笔熟客的买卖。
这掌柜姓赵,人称赵半城,是京城里有名的富商。
他原本也不信邪,可城隍庙的告示屡屡应验,由不得他不信。
但转念一想,自己只是偷偷做几笔生意,又不张扬,应该无妨。
一天过去,平安无事。
赵掌柜心中窃喜,觉得这城隍庙的告示也有不灵的时候。
谁知第二天一早,伙计慌慌张张跑来禀报,说库房昨夜失窃,价值万两的绸缎不翼而飞。
赵掌柜赶到库房一看,当场晕了过去。
这还不算完,不出半月,赵家接连出事:儿子赌钱输掉了半份家产,女儿与人私奔,夫人一病不起。
好好一个家,就这么败了。
此事过后,再无人敢质疑城隍庙的告示。
却说这年春天,告示上出现了一条令人费解的内容:“四月十八,城东十里坡,不得救死扶伤,否则祸及自身。”
这是什么道理?见死不救,岂不是违背了圣人的教诲?人们议论纷纷,都觉着这次告示是不是写错了。
四月十八这天,恰逢赶集日,城东十里坡人来人往。
午后忽闻一声惨叫,一个卖柴的樵夫不小心从坡上滚下,摔得头破血流,不省人事。
路人围了上来,有人刚要上前施救,旁边就有人提醒:“今日可是四月十八,城隍庙告示上说了,不得救死扶伤!”
这一说,众人皆犹豫起来。
有几个心善的,踌躇半晌,终究不敢拿自家性命冒险。
眼看那樵夫气息渐弱,这时一个过路的年轻人拨开人群,蹲下身就要施救。
“小伙子,使不得!”
一位老者急忙拉住他,“城隍庙的告示灵验得很,你可别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年轻人抬头笑了笑:“老人家,我师父常说,医者父母心,见死不救,还学什么医?”
说罢不顾劝阻,仔细为樵夫包扎伤口,又喂他服下随身携带的草药。
不多时,樵夫悠悠转醒。
年轻人见他无大碍,这才拍拍衣裳起身离去。
围观的人们提心吊胆地等了好几天,却没听说那年轻人遭遇什么不测。
渐渐地,有人开始怀疑,莫非这次的告示不灵了?
谁知半月后,那年轻人竟被请进了太医院。
原来那日他救的樵夫,竟是微服私访的太医令大人!
太医令赏识他的医术和仁心,特举荐他入太医院任职。
这一下,人们又糊涂了。
城隍庙的告示不是说不让救死扶伤吗?怎么这年轻人不但没遭灾,反而因祸得福?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下月初一,城隍庙的布告栏上竟然出现了一则前所未有的告示:
“阴司法度,非阻善行。
四月十八之示,实为试人心。
见义不为,非因惧祸,实乃无勇无德。
今有医者张明远,仁心勇毅,破例而行,当得福报。
特此昭示:告示之真义,在明因果,非为束缚。
世人当以本心为度,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这告示一出,全城轰动。
原来那日的告示竟是一场考验!
那些见死不救的人这才悔青了肠子。
此事过后,人们对城隍庙的告示有了新的理解。
告示不是教人盲从,而是提醒人明辨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