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o章 青龙镇水记(1 / 2)
镇远古镇,依山傍水,?阳河如玉带般环抱。
两岸青山如黛,河中舟楫往来,本是一派桃源景象。
可老辈人都知道,千百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患不绝的苦难之地。
话说古时?阳河中潜着一条青龙,此龙性情乖戾,每逢春雷震动便跃出水面,搅得河水泛滥,冲毁房屋农田。
镇远百姓年年在河边设祭,献上三牲五谷,却仍难平息青龙之怒。
这一年春天,暴雨连下三日,河水暴涨,青龙再次现身。
只见它身长十余丈,青鳞闪烁,双目如炬,在波涛中翻滚腾挪,每动一下便激起丈高浪头。
“青龙又来了!
快跑啊!”
河岸百姓惊慌失措,携老扶幼向高处逃去。
正当此时,一位云游道士途经此地。
他姓张名清远,身着青布道袍,手持拂尘,虽年过五旬却步履矫健。
见百姓流离失所,张道长拦住一位老丈询问:“老人家,这河中青龙为祸多久了?”
老丈抹泪道:“自老汉祖父那辈起,这青龙就年年作乱,算来已近百年了。
祭品年年加码,可它胃口越来越大,今年竟要我们献上童男童女,这如何使得啊!”
张清远闻言,双眉紧锁:“无量天尊!
妖龙竟敢索要生人祭祀,此等恶行天理难容。”
他登上河边最高处,凝望河中翻腾的青龙,只见它周身黑气缠绕,显然已入魔道。
张道长掐指一算,心中已有计较。
当夜,张清远拜访镇远镇上年岁最长的李老太公。
老太公已近百岁,须皆白,却精神矍铄。
听闻道长欲降服青龙,老太公叹道:“道长有所不知,三十年前也曾有位高僧前来降龙,却在河畔与青龙斗法三日,最终力竭而亡。”
张清远肃然道:“贫道观此龙已近魔道,若再不制止,恐酿成大祸。
听闻青龙居于悬崖峭壁上的洞穴中?”
“正是。”
老太公点头,“那洞窟幽深莫测,无人敢近。”
次日清晨,张清远独自来到青龙洞所在的悬崖下。
但见峭壁如削,高耸入云,洞口离河面十余丈,寻常人难以攀登。
张道长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道符纸,口中念念有词,往自己腿上一拍,竟如灵猿般攀岩而上,不多时便入了洞穴。
洞内幽深潮湿,怪石嶙峋。
张清远行约半里,忽见前方有青光闪烁。
走近一看,竟是一处宽敞洞府,府顶有天然石孔透入天光,正中一池清水,池畔铺满各色宝石,璀璨夺目。
“何方道人,敢闯我龙宫?”
一声龙吟震得洞壁颤抖,青龙自池中跃出,化作一青衣男子,面目狰狞。
张清远拱手道:“贫道张清远,见阁下修行不易,何苦为难百姓?”
青龙冷笑:“我乃天地灵兽,区区凡人供奉,理所应当。
你若多管闲事,休怪我不客气!”
“天地有道,万物有序。
阁下既受人间香火,当护佑一方,岂能反加祸害?”
张清远正色道,“若阁下愿改过自新,贫道可助你修行正道。”
青龙大怒:“狂妄道人,也敢教训我!”
说罢张口喷出一道水箭,直射张清远面门。
张清远早有防备,拂尘一挥,水箭四散。
一人一龙在洞中斗法,只见金光闪烁,水浪翻涌。
青龙虽猛,张清远却总以柔克刚,将它的攻击一一化解。
斗至酣处,张清远忽从怀中取出一面铜镜,对准青龙一照。
镜中射出万道金光,将青龙牢牢罩住。
“这是镇元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