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龙井恩泽(1 / 3)
明朝万历年间,临安府建水城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
整整八个月,老天爷没掉一滴眼泪,太阳火辣辣地挂在天上,把大地烤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
庄稼早就枯死了,连耐旱的老榕树也耷拉着叶子。
建水城外的河流见了底,百姓们每天要走二十多里山路去背水,一路上常见渴死的鸟兽。
人们嘴唇干裂,嗓子冒烟,再这样下去,整个建水城就要变成一片死地了。
城里德高望重的李老族长召集各姓族长商议对策。
大家愁眉不展,有人提议祭天求雨,有人说要派人去邻县借水,但都远水不解近渴。
“我昨夜做了个梦,”
李老族长捋着花白的胡须说,“梦见一条青龙盘踞在城西地下,说只要心诚之人掘地百尺,便能唤醒它,降下甘霖。”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信有人疑。
但眼下别无他法,只好死马当活马医。
李老族长决定张榜招募工匠,寻找那位“心诚之人”
。
榜文贴出三天,应者寥寥。
谁都知道,在这大旱天挖井,无异于大海捞针,徒耗力气。
直到第四天,一个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的汉子揭下了榜文。
他叫张石头,是城里最有名的石匠,手艺祖传三代,为人老实憨厚,做起活来一丝不苟。
“张匠人,你可想清楚了?”
李老族长问道,“这挖井之事,九成会无功而返啊。”
张石头抹了把额头的汗,声音沙哑却坚定:“老族长,我媳妇前年病逝,就留下个闺女小蝶。
如今城里缺水,孩子嘴上都起泡了。
为了闺女,为了大伙,我愿意一试。”
第二天一早,张石头就带着工具来到城西一片空地上。
这里地势低洼,按老辈人的说法,是地脉交汇之处。
他摆上三炷香,对着天地拜了三拜,便开始动工。
起初,不少乡亲都来帮忙,大家轮班挖掘,希望能早日见到水源。
可是十天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井已挖了三丈深,却连一点湿土都没见到。
渐渐地,帮忙的人越来越少。
有人劝张石头放弃:“张师傅,别白费力气了,这是老天要收咱们建水城啊!”
张石头摇摇头,继续挥舞着镐头。
井边的土堆越来越高,井也越来越深。
到了第四十天,井已深达七丈,可仍然不见水的影子。
张石头的双手磨出了血泡,血泡又破了结痂,结成厚厚的老茧。
他的闺女小蝶每天给他送饭,看着父亲日渐消瘦,心疼得直掉眼泪。
“爹,咱不挖了吧,您看您都瘦成啥样了。”
小蝶哭着说。
张石头摸摸女儿的头:“乖闺女,爹答应过老族长和乡亲们,说到就得做到。
再说,要是咱家独个儿有水,别人家没有,你忍心看隔壁的小虎子渴着吗?”
小虎子是邻居家的孩子,和小蝶同年,两人常在一起玩耍。
小蝶听了,低下头不说话了。
第五十天,井深已达九丈。
张石头不得不用滑轮把土吊上来,每次上下都要费好大力气。
白天他挖井,晚上就睡在井边,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可能出水的迹象。
这天夜里,他梦见一条青龙在云中翻腾,对他说道:“坚持住,只差最后九尺了!”
张石头惊醒过来,心中又惊又喜,原来那个传说竟是真的!
第七十天,井深已达十二丈。
张石头的干粮快吃完了,老族长派人又送来一些,但也是杯水车薪——城里存粮不多了。
张石头常常饿着肚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