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暖心灯(1 / 3)
河湾村往西十里有个刘家庄,庄子里有个叫刘灯儿的后生。
要说这刘灯儿,手艺可是祖传的——他家世代做灯,到了他这辈,更是青出于蓝,做出的灯不但光亮足,样式还特别巧。
因他姓刘,又与“留灯”
谐音,大家便都叫他“灯儿”
。
灯儿二十出头,父母早逝,独自守着祖传的灯铺。
他做的灯种类繁多,有纸灯、纱灯、玻璃灯,但最出奇的还是蜡灯。
这蜡灯可不简单,灯儿有一套独门手艺,能在蜡里掺些特制的香料和药材,点燃后不但不呛人,反倒有股淡淡的草木香,灯光也格外柔和,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连心里头那点寒意都能给驱散了。
村里有个李老汉,老伴刚过世那会儿,整夜整夜睡不着,一闭眼就是老伴的影子。
灯儿知道了,送了盏蜡灯过去,说也奇怪,李老汉那晚点着蜡灯,竟睡得格外踏实,梦里老伴也是笑眯眯的,再没惊过夜。
一来二去,大家都说灯儿做的蜡灯能安神暖心,便送了个“暖心灯”
的美名。
这年秋天,刘家庄突然不太平起来。
先是村东头的王寡妇家半夜总有响动,像是有人敲窗,可开门一看,啥也没有。
接着是村北的张屠户家,好端端的院子里半夜传来哭声,凄凄惨惨的。
最邪乎的是村西头那间废弃多年的老宅,有人说半夜看见窗内有绿光闪烁,还有影子晃动。
“莫不是闹鬼了?”
村里人窃窃私语。
老辈人想起一桩旧事:三十年前,这宅子里住着个姓白的郎中,医术高明,尤其擅长治外伤。
有天夜里,一伙强盗绑来个受伤的富家公子,逼白郎中救治后杀人灭口。
自那以后,就有人说宅子夜里常有响动,说是白郎中冤魂不散。
里正召集大家商议,几个胆大的后生说要进去捉鬼,可一到宅子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阵阵呜咽声,像是冤魂哭泣,谁也不敢进去了。
灯儿本来不信这些,可眼见村里人心惶惶,连孩子们天黑都不敢出门,他心里不是滋味。
“我今晚就去那宅子看看。”
灯儿对里正说。
“你一个人去?不妥不妥!”
里正连连摆手。
灯儿笑道:“我带几盏蜡灯去,是鬼是怪,照个明白。”
当晚,月黑风高,灯儿背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他特制的几盏蜡灯和火折子,手里还提了盏明亮的灯笼,独自向村西头的老宅走去。
老宅果然破败不堪,木门半塌,院墙长满荒草。
灯儿刚踏进院子,一阵冷风扑面而来,手中的灯笼火光摇曳不定。
他隐约听见屋里传来细微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移动。
“有人在吗?”
灯儿壮着胆子喊道。
回应他的只有风声。
灯儿定定神,推开虚掩的屋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他点亮一盏蜡灯,柔和的光芒立刻驱散了周围的黑暗。
屋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件破旧的家具东倒西歪。
突然,里屋传来一声轻微的呜咽。
灯儿心跳加快,但还是举着蜡灯慢慢走过去。
推开里屋的门,他屏住呼吸,将蜡灯高高举起。
在墙角的一堆干草上,蜷缩着一团白色的东西。
灯光照过去,那东西动了动,抬起头来——竟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上有处伤口已经化脓,眼睛因惊恐而睁得老大。
“原来是你在作怪。”
灯儿松了口气,心中却是一软。
那狐狸见灯光逼近,挣扎着想逃,却因伤势过重动弹不得,只能出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