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o章 老渔夫与避水珠(2 / 2)
泛着幽幽蓝光。
回家后,陈老四将经历说与家人听,无人相信,都笑他老糊涂了。
唯独小孙子陈海生捧着宝珠爱不释手。
陈老四依旧每日出海打渔,说来也怪,自那以后,他总能逢凶化吉。
有时明明风浪大作,他的小船却稳如泰山;有时渔汛不佳,他却总能找到鱼群。
更奇的是,他将避水珠传给儿子陈大川,陈大川竟成了当地最有名的船老大,能在恶劣天气中找到最安全的航线。
后来孙子陈海生长大,更是了得,不但精通航海,还绘制出精细的海图,标出各处暗礁洋流。
陈海生十八岁那年,海上来了场百年未见的大风暴。
狂风卷起巨浪,暴雨如注,数十条渔船困在海上,生死未卜。
“爷爷,我要出海救人。”
陈海生取出避水珠。
陈老四摇头:“这般大风浪,避水珠也未必管用。”
陈海生坚定道:“记得您常说的吗?无私者勇。
我有宝珠护身,若贪生怕死,岂不辜负了龙王厚赐?”
陈海生含珠入海,神奇的事生了——他所到之处,风浪稍减,海水让路。
他指引被困渔船避开暗礁,找到安全航道。
那一夜,他救回三十七个渔民。
经此一事,陈海生声名远扬。
但他不矜不夸,将航海经验倾囊相授,还改良渔船,让船只更能抗风浪。
渔村渐渐富足起来,成了有名的航海之乡。
陈老四活到九十八岁无疾而终,避水珠也不知所踪。
有人说珠子随老人下葬了;也有人说珠子本就不是凡物,使命完成便回归龙宫了。
不过陈家的后代确实个个精通航海,出了不少航海名家。
他们代代相传的不是宝珠,而是“无私者勇”
的家训。
至今,东海边上的渔民还会说起那个救龟老人的故事。
有人说月明风清之夜,能看见陈老四和他的后代们在海面上行走,指引迷航的船只回家。
而那枚避水珠,或许正在某个诚朴无私的渔人手中,继续守护着这方海域的风调雨顺,见证着勇气的传承。
正所谓:贪财者多见,无私者难寻。
心有苍生念,何须避水珠?风浪自平息,天地亦让路。
勇从公益生,福泽延子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