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2章 首相双膝跪地磕掉门牙,歼-8变歼-11(4 / 5)

加入书签

驻985厂军代处代表、总部高级参谋李干中校,他的军工技术造诣,和他的飞行技术一样深厚!

    光是阅读原本外文技术论著,国内就没有几个人能比得过他。

    要知道,那些专业词汇,哪怕是外文大教授,也拿捏不准其含义!

    此时,呈现在李干面前的,是一架机身两侧进气、常规气动布局、双垂尾、双发、机头略下垂的这么一个玩意儿!

    机头直径非常大,比歼-10大多了!

    前起落架是加强的,双轮式,前后起落架的支柱都比歼-10的粗壮。

    方从文不错,竟然考虑到了舰载这块的能力。

    李干停下脚步,笑着问方从文,“方总,为什么放弃可变掠翼方案?说说你的理由。”

    方从文有些小尴尬,说,“李主任,我们做了大量的风洞试验。可变掠翼当然可以兼顾飞机的高空高速低空低速两方面的性能。”

    “但是,问题也不少。”

    “首先,变掠翼结构增加很多死重,这些重量很难克服。”

    “其次,在改变主翼后掠角度的时候,故障率很高。”

    “最后一点是,维护复杂,成本非常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世界上所有三代机,老毛子的苏-27气动布局给我们带了一些灵感。”

    “针对歼-8的任务指向,基于空军提出的战术指标,我们请教了宋总,开了多次研讨会,最终决定采取常规布局气动外形,通过增加边条,改善低空低速性能。”

    非常专业,一针见血。

    李干非常满意,说明自己的目光是正确的,选择方从文为新总师,是选对了。

    他看着众人道,“所有优秀的气动布局,看起来都是漂亮的。你们搞的这个歼-8改,就很漂亮。”

    “加强起落架,机身长度快22米了吧?”

    方从文连忙回答,“是的,李主任。机长21.8米,翼展是14.7米,高度5.732米,空重是16.2吨,正常起飞重量25.5吨,最大起飞重量33吨。”

    顿了顿,他说,“空军提出的战术指标要求是作战半径1200公里以上,实际上我们在试飞中,做到了最大1500公里以上。因为机内载油量达到了9.4吨。”

    “在最大载油量的情况下,挂载8吨弹药,依然有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

    “这得益于专为歼-8改项目改进出来的涡扇-10B发动机,直径更大,推力更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