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16章 全都要(3 / 4)

加入书签

略轰炸机研制的,两者不但外形很相似,就连性能数据都差不多。

    美苏争霸的核心内容是军备竞赛,冷战的标志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

    现在,巴里亚执行的虽然依然是与美国抗衡的政策,但是在主次上,他将经济建设放在了主要位置,刮骨疗伤、治疗内伤。

    在军事工业上的投入大幅缩减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那么多在研项目继续顺利推进不至于下马,他们的解决办法是与东大合作。

    三十年前可以帮助东大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那个时候甚至连核武器都帮助研制,现在只不过是重复当时的那套办法罢了。

    而且,现在尤为不同的是,东大有钱了,去年的外汇储备就高达2000亿美元。

    相当于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六年的全国生产总值。

    而苏联去年的外汇储备仅有300多亿美元,大部分用在采购粮食、轻工业产品上面。

    李干开出了他的条件,道,“36架安-124以及相关技术、生产线,12架图-160以及相关技术、生产线,我们出价100亿东大币。”

    “但是这笔钱不直接交付你们,而是在我国设立一个特别账户,用于支付你们在我国进口的商品和粮食。”

    “零关税,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给予5%的优惠。”

    李干说,“乌斯季诺夫同志,这是我们能够给出的最优厚的条件了。”

    乌斯季诺夫等人沉思起来。

    这个方案是很有吸引力的,反正每年都要从东大进口几十亿美元的商品和粮食,外汇到底是要花出去才有价值的。

    只是,他们想要凭借这项军贸,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乌斯季诺夫提议休会,他和身边的人低声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和莫斯科那边反复沟通了几次,谈判继续进行。

    乌斯季诺夫道,“我们可以答应你方提出的条件,但是我们也有一个新的附加条件。”

    李干示意他畅所欲言。

    乌斯季诺夫说,“我们计划建设一条输油管道,从西伯利亚的秋明油田一路向东通往贵国的阿泰地区。双方要签署一项长期的石油供应协议。”

    “东大每年需要从苏联进口不少于1000万吨的石油。”

    这一招,对老毛子来说是在抢中东地区的生意,因为当前东大进口的石油,大部分来自中东地区。

    老毛子的石油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品质也比不上中东地区的,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优势。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