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2章 冒名顶替上大学(3 / 5)
bsp; 回到长飞厂之前,李干直接向宫老的办公厅提交了一份报告,洋洋洒洒两万多字,从郭刚、郭祥林父子案说起来,延伸到当前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以及问题。
这份报告引起了宫老的高度重视。
李干其中一个观点一针见血——经济社会在发展,原来的一些制度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适应,必须要做出改变。
涡扇-18的装机试飞,让那对禽兽父子耽误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进度这就拖沓了。
惨水航油事件,也暴露出了轰-6B的油箱设计存在缺陷。
左右机翼油箱的阀门,是为了让两边油箱燃油余量保持一致,让飞机保持平衡,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油品问题。
这种超低概率的问题,没有考虑到也很正常。
但是,现在既然发生了,就必须要对油箱进行重新设计了。
李干要求研发团队将轰-6C的油箱改为统一油路供应,并且增加一套备用油路,采取总线设计的思路来进行设计。
方案拿出来后,不但优化了油箱的配置和油路,还实现了减重200公斤。
飞机减重200公斤,就能多带200公斤负重,对飞机性能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老毛子的材料不行,他们在搞苏-27的时候,是利用打孔的方式来实现减重,而211厂是老毛子的帮助下建起来的,当年搞歼-8的时候,飞机飞不出超音速,太重了,他们的办法也是打孔,结果就是机身结构受到了影响……
如此反复,死循环。
歼-10则不然,大量采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让机身结构强度和空重形成了和谐局面。
这种单发战机的最大载弹量高达9吨,不单单是因为航发力大出奇迹,还和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飞机空重轻有重要关系。
掺水航油事件,也让部队里多了一个部门——油品检验。
同时,薛学力在思考航发的耐油性能,说白了就是即便是使用一些油品有问题的航油,发动机也不至于停车。
动力衰退总比停车好!
哪怕发动机寿命大减,也要确保飞机能飞回来!
要不是李干的飞行技术高超,02号轰-6B就真的飞不回来了。
各个核心部件的研发团队全马力运转起来,李干没有返回985厂了,就驻在了长飞厂,盯着这里面的几个项目,亲自做试飞工作。
轰-6C的设计方案不断调整优化,李干索性一步到位,在该机上大量采用轻量化材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