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61章 陆军终究是老大哥(1 / 4)

加入书签

    李干把林罗恒召到了利雅得,他要详细询问GTD-1250燃气轮机的情况。

    现如今,林罗恒已经转变为半公开的海外情报人员了。

    像他这种角色的人,很多国家都有,很多时候直接以公开身份搜集所在国的各领域情报,当然,大多是公开的情报。

    林罗恒知道李干最关注军事工业方面的情报,所以他很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李干沉声说,“这几年海空军的发展很快,陆军的发展严重滞后了,几种主要兵器的研发进度很不理想。”

    “老林,你是陆军出身,你应该很清楚陆军的战略意义。”

    林罗恒凝重点头,说,“远东战争中,陆军伤亡五千多人,我看过后来的分析报告,很大一部分伤亡,是因为我们的突击部队所用的装备性能有差距。”

    整个远东战争,地面战争几乎都是运动战、突击战,很少有阵地战,因此,坦克装甲车的性能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在这场战争里,东大军队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付出了五千多人的伤亡,这件事情,李干耿耿于怀。

    李干说,“主战坦克是关键。卡卢加公司具体是什么情况?”

    林罗恒道,“我和该厂的一位副厂长关系不错,他透露了一些情况。”

    “莫斯科今年给他们的拨款,今年减少了百分之五十。巴里亚对许多国营企业进行了改革,要求国营企业走向海外,逐步减少财政性拨款。”

    “卡卢加发动机公司有两万多人,这点拨款甚至不够他们发工资。他们的工人已经有两个季度没有拿到工资了。”

    “GTD-1250是T-80U的配套动力系统,苏军对T-80U的评价不太好,订单锐减。卡卢加公司没办法,只能尝试自救。”

    “他们生产了一些轻工业产品推向国内市场,但反响非常差。情急之下,我这位副厂长朋友就找我到,想要从我们这里拿到一些出口订单。”

    李干听明白了,他问道,“你说的是南港造船厂和黑海造船厂之间的合作模式?”

    林罗恒点头,“是的,将我们的海外订单匀一部分给他们做,我们赚个差价,大概是这个意思。”

    李干笑道,“这个副厂长是乌克兰人吧?”

    “对,他家乡就是敖德萨,有好些同学朋友在黑海造船厂工作。”林罗恒笑着说,“黑海造船厂是苏联国内效益最好的国营工厂。”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去年一年,黑海造船厂创汇达3亿美元,是除了军贸出口之外,数额最大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