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07章 隐身杀手突防关岛(2 / 4)
正好是冬季,李干驾驶歼-20进行各种地形气候的长距离实战试飞,检验歼-20的全地域全天候作战能力。
参加歼-20试飞的,都是第2航空教导旅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手,这些人全都有击落战绩,非常清楚空军要的是什么样的战机。
在三个月的试飞里,李干率领的试飞组提出了一百多项改进意见,极大地助力了项目的推进。
李干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试飞模式。
即增加试飞飞机数量,一口气生产7架原型机,其中5架用于试飞,将所有试飞项目分为五大类,采取同时推进、综合分析、逐步改进的办法来进行。
如此一来,试飞速度大大提高,以前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试飞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完成。
1984年春节过去后,歼-20竟然已经达到了量产标准,速度快得令人吃惊。
出于谨慎考虑,空军决定首先在第2航空教导旅里装备歼-20,先装备一个中队12架,继续进行实战试飞。
李干在第2航空教导旅里成立了试验战术中队,他亲自担任队长,频繁转场各地机场进行实战试飞。
歼-20是撕裂第一岛链防御的关键装备。
3月份,李干率队转场到了东南沿海大力空军基地。
这个基地是对海最前沿,部署了2个战术航空大队,飞机数量多达56架。
不过,只有一个大队装备的是歼-10C,更新的歼-10D没有装备,另一个大队装备的是歼-7E战机。
按照部署原则,精锐战机平时是部署在二线的,战时再转场到一线机场。
李干率领试验战术中队进驻后,该基地的安保等级、保密等级提升到了最高等级。
马上要进行的是突防试飞。
这一天早上,一场小雨之后,天空放晴。
李干驾驶01号歼-20滑出了机堡,直接来到跑道的起飞位置上,等待塔台指令。
在塔台负责指挥的是张二标,空军参谋长刘长银等高级将领也都在。
今天是实际检验歼-20隐身效果的实战试飞。
一架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已经从另一个机场起飞,按照时间节点进入了东海上空,继续向东飞行1500公里,到达了菲律宾海中部上空。
这架预警机开始在那里进行盘旋飞行,雷达向东进行探测。
早在三十分钟前,关岛上的早期预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