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5章 苏-27的完全体(3 / 4)

加入书签

包括了阿穆尔河西岸向西100公里范围。

    哈巴罗夫州的精华就在阿穆尔河流域,尤其是西岸这边。

    远东第一大城市在哈巴罗夫,大名鼎鼎的伯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其中还有一个地方非常的有名——共青城。

    这里有个飞机制造厂,是远东地区最好的飞机制造厂。

    苏-27投产之后,共青城飞机制造厂是远东地区唯一能够生产该型机的飞机厂。

    也就是说,东大得到了共青城飞机制造厂。

    老毛子没有把这个飞机制造厂拆解拉回欧洲,他们得到的是,东大每年向他们进口1000万吨石油这样的对等待遇。

    这是固定的进口份额,随行就市,老毛子可以通过此举获得每年大约20亿美元的外汇。

    这对财政越来越紧张的莫斯科来说,是极为难得的。

    共青城飞机制造厂本来就在战争中受到破坏,老毛子是经过评估的,认为拆解了拉回去成本太高,不划算。

    而且,他们心知肚明,远东地区的哈巴罗夫、阿穆尔这两个地方,在东大的实际控制当中。

    当前还有十几万东大军队在里面呢。

    莫斯科一些有识之士心里很清楚,完全失去远东地区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的谈判,是在拖时间罢了。

    接收了共青城飞机制造厂之后,李干乘坐武装汽艇,沿着阿穆尔河往下游去。

    他沿途视察,走走停停,三百公里的路程,花了七天的时间。

    朱老委托他考察阿穆尔河流域,提出一些开发阿穆尔河流域的意见。这条经济带搞好了,会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

    到了共青城,战火的痕迹依稀可见。

    尤其是飞机制造厂,厂大门已经被炸塌了,工人们索性把门给拆了,就留出个大口子在那里,有全副武装的武警在站岗。

    李干看了生产车间,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就是另一个211厂。

    建筑风格、生产布局、设备机械、生产流程,等等,都高度相似。

    有一架已经完成了80%建造进度的苏-27停在总装车间里,李干看了之后,感慨地说,“老毛子的东西,真的是不拘小节啊,你们看着工艺,一言难尽。”

    奉行力大砖飞理论的老毛子,他们才不会去打磨细节。

    他们的AL-31航空发动机是不错的,但是,和欧美国家同类产品相比,其寿命只有人家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