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1章 精确到点,莫过于人工引导(2 / 4)

加入书签

bsp; 李干便把这个名词的含义说了一遍。

    梁景辉一点就懂,对李干是越发佩服了。

    短短三个词语,把国产、专利技术、经济效益给高度概括了起来,这可太厉害了。

    安排好直-20项目的事宜,李干和陆近山飞到了瓦汗战地军校,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了。

    这里的入夜时间是晚上九点之后。

    情报局侦察员扎西德勒和穆塔基早已经在会议室里等着。

    穆塔基看着摆在桌面上的一具单兵火箭筒,不时的擦拭着口水。在边上,还有一种很像手持式摄像机的东西。

    穆塔基问,“扎西大哥,这是什么东西?”

    扎西德勒说,“激光引导仪,让你们过来,就是学习使用这种器材的。”

    “有什么作用?”穆塔基没听明白。

    扎西德勒说,“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引导导弹攻击目标的。你们抵近目标,用激光引导以照射目标,后方发射导弹,一打一个准。”

    穆塔基一愣,“我们没有什么导弹啊,引导单兵防空导弹,没必要啊!”

    扎西德勒说,“以前没有,现在有了。等着吧,校长一会儿就到。”

    话音刚落,李干和陆近山就大步走了进来。

    穆塔基是瓦汗战地军校第一期骨干培训班的班长,最出色的骨干,显然在阿富汗游击队里,已经担任了一支游击纵队的纵队长了,相当于团长。

    这个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又红又专,拿起语录搞政工,换上十六字游击战口诀就打仗,是瓦汗战地军校最出色的学员。

    “小穆,听说你们在格瓦茨打了个一场大胜仗,首次在与苏军正面作战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李干笑着向穆塔基伸出手。

    穆塔基立正,东大式军礼,“校长好!陆局长好!”

    李干笑着点头,还了个礼,和穆塔基握手。

    穆塔基回答说,“报告校长,是的,我们首次集结了一万多人的部队,和苏军一个机步团进行了正面作战,取得了歼敌千余人的重大战果。”

    李干问,“伤亡怎么样?”

    穆塔基回答,“我军伤亡三千余人。”

    这个伤亡比例很厉害了,不过,考虑到面对的是全机械化的敌军,而阿富汗游击队这边,基本上是轻武器,大口径火炮一门都没有。

    能取得这样的战果,属实是不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