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 第六百六十三章 来自阿美利卡的电话(5 / 11)

加入书签

    一些片子在录像带市场的收益,甚至比当初上映时还赚得多。

    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亚洲院线这种出于利益考量的发行倾向,在无意中甚至影响到了这个时空香江电影的发展。

    文艺片开始受到重视,比如两个月前上映的《旺角卡门》,不但在香江拿下了一千四百万票房。

    更是被亚洲院线海外发行部门选中,又给投资方带来了近两千万港元的收益。

    而如今在海外号召力最大的程龙,自身的片酬与话语权,也是进一步水涨船高,要远远超过另一个时空的同时期。

    当然,不管是制作精良的文艺片,还是有大咖出演的大制作,都是小电影公司难以涉足的。

    毕竟风险太大,万一票房扑街,还没被亚洲院线选中,到时候就只能赔的脱裤子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已经关门的邵氏影业,凭借片库里的风月片大赚特赚的消息,给他们提供了新思路。

    风月片,只要拍的稍微用心一些,亚洲院线的海外发行部门选中的几率就非常大。

    然后不出预料,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两年香江电影的高质量风月片,基本上呈现井喷之势。

    甚至有许多大导演,都在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化名参与这类电影的拍摄。

    当然,有好就有坏。

    有人努力制作电影,有人就想走歪门邪道。

    有些制片公司觉得,与其费心思花钱拍摄电影,那还不如加快周期,搞些粗制滥造的风月片,然后用省下来的钱搞定亚洲院线海外发行部门的审核人员。

    虽说不一定回回都能成功,但只要成功一次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大赚。

    这也是为什么,羽生秀树要对亚洲院线下手的原因了。

    如今这股子歪风邪气才刚刚开始,看似造成的影响不大。

    但要让它继续吹下去,形成一条藏在暗处的产业链,那可就尾大不掉了。

    毕竟这些家伙自己把钱收到口袋里,破坏的却是亚洲院线、新月院线、甚至是百视达的名誉。

    因为邵先生的请教,羽生秀树一时不免想到了这些零零散散的事情。

    待他收回思绪,重新思考有关于节目的事,羽生秀树突然产生一个想法,重新看向邵先生。

    “其实要说办法,也不是没有。”

    邵先生听闻此言,立刻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