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 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的院线目标(3 / 15)
凭借《莫妮卡》走红之后,张国荣绝对是当今香江乐坛最当红的炸子鸡。
不过想到华星唱片,羽生秀树脑子里又冒出另一个念头。
那就是华星唱片的母公司TVB。
对于TVB,他当然没兴趣。
但对于TVB老板邵一麸旗下的邵氏影业,他倒是很感兴趣。
1985年,邵氏影业宣布全面停产。
然后把邵氏影业的香江院线租给了潘笛苼,助力潘笛苼成立了德宝院线。
依靠德宝院线,潘笛苼成功在嘉禾与新亿城的两强争霸中杀了出来。
让整个香江电影变成新亿城,嘉禾,德宝三足鼎立。
听起来很热闹,但其实要说多赚钱也不见得。
毕竟香江电影的收入实在太过单一。
除了票房,周边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是本埠票房,一年总票房也不过几亿港元而已。
大片要是没有海外票房支持,几乎难以赢利,生态链极为脆弱。
霓虹电影市场即便衰落到现在的样子,在总票房上也是十几倍的碾压香江电影市场。
最关键的是,本就没有多大的池子,涉足其中的势力还鱼龙混杂,黑白两道全都有。
对于这样的电影市场,羽生秀树没什么兴趣。
他感兴趣的,其实是邵氏影业旗下的院线。
邵氏可是在全亚洲都有着规模庞大的院线。
六十年代的时候,邵氏单单在新加坡,就拥有超过一百三十家戏院。
虽然这些年因为影片减产,陆续淘汰一些落后的电影院。
但邵氏在整个亚洲,依旧有着数量可观的院线。
去年邵氏影业正式停产。
把香江院线租出去只是一个开始。
之后更是陆续出售了整个邵氏院线。
正在谋求上市的新月院线,要是能一口气吃下邵氏院线。
然后从立足本邦的院线,成为横跨整个亚洲的院线。
那能够在证券市场讲的故事,可不要太精彩。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