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 第七百六十五章 完美融入(5 / 6)

加入书签

罢,羽生秀树便转身离去。

    接下来,羽生秀树果断联系制作方,按照那边的人数去全聚德打包了一堆烤鸭,大张旗鼓的前往《三国演义》摄制组慰问去了。

    然后自然是大家在一片高兴中吃的满嘴鸭油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文艺工作者的生活还是比较朴素的。

    当年羽生秀树去红楼剧组参观,可是亲眼看到过,金陵十二钗围着大铁锅煮面条呢。

    虽说羽生秀树不差钱,但这种借着慰问给大家改善伙食的事,偶尔做做还是可以的。

    但要经常搞的话,那肯定是不合适的。

    毕竟他在国内的时间太少。

    就算能常在国内,人言可畏,搞不好也会好心办坏事。

    不过在这个时空有了他的赞助,想来《三国演义》的剧组,条件肯定会比前世更好一些。

    饱餐过后,羽生秀树便跟着专家学者一起凑热闹,加入到了剧组服装的设计讨论中。

    羽生秀树在这方面不是专家,但自诩在绘画上还能帮得上忙。

    而且财大气粗的他还给了制作组一个意见。

    那就是制作盔甲道具的时候别小气,多做几套避免中间出现意外损坏,或者是临时不够了,那时候再准备可就来不及了。

    要知道像《三国》剧组里的服装道具,专门制作可是需要不短时间的。

    拍摄期间要是出现服装道具短缺,那么大一个剧组肯定不能为了这些东西停下来。

    前世《三国演义》就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最后拍摄赤壁戏份的时候,就因为盔甲不够用,找了霓虹的借用,然后大家就看到了曹操和周瑜头戴霓虹样式头盔的造型。

    记得霓虹电视台当时还借给剧组了一台DV,然后被孙权扮演者拿着到处拍,最后愣是借着这些素材剪辑出了一部纪录片。

    想到这些前世的新闻,羽生秀树先对负责道具的负责人说。

    “你大胆的制作,不用担心经费问题,但别忘记根据我的身材,给我做几身不同样式的服装盔甲,我好收藏玩。”

    说完,他有去找了工作中的王导。

    “王导,剧组拍摄期间我的公司会单独赞助一批便携拍摄设备,专门用来记录剧组的拍摄和日常,到时候等拍摄结束剪个幕后纪录片,也算是一个纪念。”

    “戏里戏外都是功劳,羽生先生想的真是周到。”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