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 第九百四十五章 解约狂潮(4 / 7)

加入书签

何况谈及间接影响,比如电通在业内的地位和话语权,损失更是严重到让电通社长吐血。

    简单举个例子,电通有时候能拿捏霓虹艺能界的事务所,就是仗着手上有大量的广告合约。

    这其中,以众多服饰、美妆,尤其是顶级奢侈品品牌广告最为珍贵。

    而随着这些品牌纷纷解约,电通手中的王牌算是彻底没有了。

    而丢掉在艺能界的影响力,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广告项目的缺失,会直接导致电通没有广告可以给合作媒体分发。

    传统纸媒、甚至是电视台,在如今的合约履行完之后,全都要面临没有广告可排,没有广告可放的情况。

    然而,来自“先胜”计划第二阶段的组合拳,却远远还没有结束。

    六月二十九日,周五。

    霓虹能源与实业巨头,起源集团宣布停止与电通的所有业务合作。

    霓虹第四大物流会社之一,世界排名第九的物流公司,原“大木物流”,集团化后更名为“StarMap Logistics(星图物流)”的物流集团,宣布与电通停止合作。

    还有霓虹如今排名第二的电信电话服务运营商,Sky Telecom株式会社,宣布与电通停止合作。

    霓虹综合商社界的丸红商事、新月商事也同时宣布与电通停止合作。

    除了这些,还有东芝集团,富士胶片、大金工业、马自达、霓虹乐天……等多个霓虹巨头企业宣布与电通停止合作。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如南韩的三星集团,鲜京集团,意大利兰博基尼汽车集团……等海外巨头企业,宣布与电通停止合作。

    这些企业停止合作的名义,自然都源自电通的企业丑闻。

    尽管这一天,还有许多企业宣布与电通停止合作,但在如此多巨头企业的解约浪潮下,他们的名字完全被媒体和公众忽略了。

    比如羽生秀树旗下的那些未来或许会强大,但现在还相对“弱小”的企业。

    总而言之,从《周刊文春》助攻开始,四天连续不断的解约狂潮,让媒体陷入一片疯狂的同时,也让吃瓜群众们看了个过瘾。

    当然,这接连不断的解约,以及附带的全球舆论危机,直接把电通“抽”的晕头晕转向,方寸大乱,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品牌方,媒体方,舆论,官方机构,民众抗议,全都需要电通去应对,去解决,而在多年垄断之下只懂得打顺风仗的电通,面对如此逆风的局面,已然成为了无头的苍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