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这仅仅是个开始(2 / 3)
>
这样,愿意去的,这两天都到村长和支书那儿登个记,报个名。
咱们优先保证每户先安排一个人。
家里经济条件确实困难的,到时候厂里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看看能不能多照顾一个,或者给点别的帮衬。”
这话说得在情在理,又给了明确的章程。
村民们心里踏实了,脸上笑开了花,纷纷点头:“大志说得对!”
“是该这样!”
“还是大志想得周到!”
“大志啊,真是出息了!”
“可不是嘛,老徐家祖坟冒青烟喽!”
“回头得让咱家那小子好好跟大志学学!”
众人七嘴八舌地奉承着,心满意足地开始散去。
原本水泄不通的屋子,渐渐宽松起来,只留下满地的烟头和瓜子皮,还有空气中弥漫的劣质烟草和汗水混合的味道。
徐大志松了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
应付这场面,比他在学校里准备一场辩论赛还累人。
袁德春老爷子酒劲有点上来了,但脑子却异常清醒,他一把拉住徐大志的胳膊,力气大得让徐大志咧了下嘴:“大志,你刚才说的……那就近的包装厂,是咋回事?”
徐大志扶着老爷子坐下,耐心解释:“老舅,小麦电视机厂在兴州城,主要生产线上的活计,要求年纪轻、手脚麻利的。
咱们村有些上了年纪的,或者家里地多离不开的,去那边不方便。
所以呢,我跟厂里商量了,准备在咱们县里或者邻近的镇子上,设一个配套的包装厂。
这包装厂活计相对轻省,离家也近,方便照顾家里。
像您这样的,去包装厂看个仓库,管点材料,不正合适吗?”
“哎呀!
这……这太好了!”
袁德春激动得差点从凳子上跳起来,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攥着徐大志的手,摇晃着,“我就说嘛!
从小就看你这娃听话,仁义,是个好孩子!
有出息了也不忘本!”
他转过身,对着屋里还没走的几个村民,扯着嗓子喊,像是要宣告给全世界听:“大伙儿都听见没?都给我记着大志这份情!
将来到了厂里,都给我好好干,别偷奸耍滑,别给咱们老袁家人丢脸!
这么好的机会,要不是大志心里惦记着咱们这些老骨头,哪能轮得到咱啊!
咱们可不能干那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事!”
“那不能!”
“德春叔您就放心吧!”
“谁要是给大志丢人,咱第一个不答应!”
留下的几个村民纷纷附和,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徐大志的感激。
这时,徐大志的母亲袁翠英端着一簸箕炒好的花生走进来,笑着招呼大家:“来来,都别光站着说话,嗑点花生。
大志,你拿过去给大家分分。”
徐大志接过簸箕,分给众人。
屋里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话题也从进厂的事,慢慢扯到了今年的收成、谁家杀了年猪、准备啥时候磨豆腐等过年琐事上。
但无论聊什么,话语间总绕不开对徐大志的夸赞和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盼。
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凛冽的寒风依旧呼啸,但徐大志家的这盏灯火,却温暖了每一个村民的心。
袁德春老爷子眯着眼,嗑着花生,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言谈举止已然透出几分沉稳气度的徐大志,心里百感交集。
他活了大半辈子,土里刨食,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村长,没想到临老,却要托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娃娃的福,也能去当“工人”
了。
这世道,真是变了。
而这一切变化的源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