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哪能过河拆桥呢(2 / 2)

加入书签

全面降价了,其他几大家肯定跟进。

我们呢?我们成本压得住吗?”

一直没说话的秦翔点了点头:“徐董说得对。

真到价格战那天,没成本优势,再好的技术也撑不住。”

齐子健苦笑了一下:“理是这么个理……可降低成本,哪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咱们现在的人工、物料、损耗,已经控得很紧了。”

他在兴州电子厂干了十几年车间主任,从来没觉得生产管理这么难熬。

来了小麦集团之后,产能压力、技术更新压力、现在又加上成本压力,他晚上睡觉都在算流程、排工序。

徐大志当然知道不容易。

但他更清楚,不逼自己一把,就只有等别人来逼死你。

他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声音斩钉截铁:

“我不逼你们立马拿出办法。

给你们一个星期时间,下周一这个时候,我要看到一份成本削减方案。”

几个人同时抬起头,眼神里全是惊讶。

“计划削减多少呢?”

丁霞下意识地问。

“生产成本,最终要降低百分之三十。”

“百分之三十!

?”

濮真豪几乎跳起来,“徐董,这……这不可能啊!

这得换设备、改流程、重新谈供应商,还可能得精简……”

徐大志没让他说下去。

“没有什么不可能。”

他目光如刀,“要么做到,要么淘汰。

你们选。”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暖气片出轻微的嗡鸣。

窗外,又一辆大货车满载着彩电缓缓驶出工厂。

而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如果过不了这一关,这样繁忙的景象,时间一长,恐怕再也见不到了。

徐大志环视一圈,最后缓下语气:

“别觉得我是在为难你们。

我是在救咱们大家自己,救整个小麦电子集团。”

他走到齐子健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齐,你在电子厂干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苦没吃过?这一次,咱们一起啃下这块硬骨头。”

齐子健深吸一口气,终于重重点了下头。

“不要觉得难,倪教授和黄教授提供过来的电子产品,要加强保密和开新品试制,这是我们降低成本,实现3o的唯一保障,要相信只有打破国外电子科技产品的壁垒,把电子元件全面国产化提上日程,这条路虽然曲折艰辛,但值得我们去努力的!”

众人听了,这才点了点头,觉得可行性的程度高了起来。

会议结束,几个人心事重重地离开办公室。

丁霞走在最后,临出门前,她回头看了一眼徐大志。

他重新站回了窗前,背影挺直,像一杆绷紧的旗。

她忽然觉得,这个冬天,或许比想象中还要冷。

但她也相信,徐大志既然敢提出百分之三十,就一定有他的打算。

只是她不知道,此刻徐大志脑子里转的,早已不只是成本方案那么简单。

他还在想另一件事——倪教授和黄教授那边,是不是也该动一动了?

技术这把刀,是时候亮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