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o章 让他们当晚上新闻头条(1 / 3)
七月的兴州,热浪裹挟着蝉鸣席卷整个城市。
1988年7月15日下午三点二十分,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从北方开来的特快列车缓缓停靠在兴州站一号站台。
站台上,常务副市长袁长春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整了整的确良衬衫的领子。
他身后站着市经委主任、外经贸局局长等十几位干部,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束鲜花。
站台另一侧,秦翔带着小麦电子集团团队早已等候多时,丁霞和赵小虎正小声讨论着什么,不时出笑声。
"
来了!
"
不知谁喊了一声。
卧铺列车门打开,率先走下来的是徐大志,随后是一位身着米色套裙的年轻女性。
她约莫二十来岁,乌黑的长盘成一个精致的髻,整个人散着干练而优雅的气质,相貌非常惊艳。
"
徐总!
"
袁长春快步迎上前去,用略带微笑的眼神问候着他边上的美女以及她身后的众人。
"
袁市长您好!
这么热的天要您亲自带队来迎接,实在不敢当啊!
"
徐大志谦虚地说着,把李允真她们引荐给袁副市长等市领导。
众人献上鲜花,记者们纷纷上前摄像和拍照。
“谢谢!
谢谢大家!”
李允真微笑着用流利的中文回应,声音清脆悦耳。
她身后的技术团队陆续下车,二十多名韩国工程师整齐列队,每个人手里都提着印有三鑫标志的黑色公文包。
袁长春眼前一亮,快步走上前去:"
热烈欢迎三鑫集团的贵宾们来到华夏兴州!
我是兴州市常务副市长袁长春。
"
他热情地伸出手。
"
袁市长您好,久仰大名。
"
李允真礼貌地握手,随即向身后的团队做了个手势,"
这是我们三鑫集团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团队,由电子工程部金宇英部长带队。
"
金宇英部长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微微鞠躬:"
我们将全力协助小麦电子掌握彩色电视机等电子电器生产线技术。
"
他当然说的是寒语,边上有寒国留学生徐莉同声翻译着,众人顿时一阵热烈的鼓掌。
站台上顿时热闹起来,小麦电子集团的工作人员忙着帮寒国客人搬运行李。
徐大志注意到,除了随身行李外,三鑫集团的团队还带来了十几个贴着"
精密仪器·小心轻放"
标签的大木箱。
"
那些是"
袁长春好奇地问。
"
是我们拆解后空运到魔都,再转运过来的核心设备部件。
"
李允真解释道,"
包括自动插件机、波峰焊机和调试仪器等。
完整的生产线设备将通过海运在明后天抵达边上港口。
"
袁长春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转身对周清风秘书说:"
立刻通知兴州日报和市电视台,这可是我们兴州市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外资技术合作项目!
让他们当晚上新闻头条。
"
当晚六点,兴州大酒店灯火通明。
酒店三四层的宴会厅被布置得焕然一新,墙上挂着"
热烈欢迎寒国三鑫集团技术专家"
的红色横幅。
五张大圆桌摆满了兴州特色菜:清蒸鲥鱼、红烧狮子头、水晶肴肉每桌还特意准备了几瓶寒国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