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o5章 保密协议(1 / 2)

加入书签

徐大志说完这番话,赵小虎不由得皱起眉头仔细琢磨起来。

他越想越觉得徐大志说得有道理,不由得连连点头。

"

咱们现在要是做大屏幕电视机,确实不太合适。

"

徐大志继续解释道,"

不是说这个方向完全不行,而是对咱们这样的小厂子来说太难了。

你想啊,现在省里的电视机市场早就挤满了大品牌,咱们要硬挤进去得多难?"

他掰着手指头一条条分析:"

先,咱们得往外省卖才行。

可是外省的市场渠道谁来打通?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大屏幕电视机又大又重,运费得多贵?这一来二去的,成本根本控制不住啊。

除非以后研制出轻薄型大尺寸彩电,运输问题才会破解掉。

"

这时,坐在旁边的俞敏也接过了话茬:"

确实是这样。

我爸妈在兴州城开了十几年电器商场,我最清楚这边的市场情况了。

虽然现在广深城那边大屏幕电视卖得不错,但咱们兴州的老百姓还是更喜欢买中小尺寸的,外国品牌更受欢迎,品质上面国内品牌确实还差一些。

"

秦翔也忍不住插话道:"

我前阵子处理库存的时候深有体会。

价格便宜、性价比高的电视机最好卖。

咱们要是盲目跟风做大屏幕,价格肯定下不来,到时候卖不出去可就麻烦了。

"

秦翔提到的处理库存的例子其实并不能说明问题。

那些积压的电视机都是好几年前的老款了,质量早就没保障了,卖的时候都是白菜价处理的。

特别是那些黑白电视机,一二百块钱就整批打包卖了,连正常售价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仓库条件又差,这些电视机能用多久都不好说,基本上就是当零件在卖了。

赵小虎看大家都这么反对,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了。

毕竟每个人说的都在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案例摆在眼前,想反驳都找不到理由。

"

那咱们是不是该上一条新的18英寸电视机生产线?"

赵小虎换了个话题问道。

"

我觉得可以。

"

"

我同意。

"

这次大伙儿都表示赞成,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徐大志身上。

徐大志点点头:"

我也同意,不过"

听到这个"

不过"

,大家心里都咯噔一下。

徐大志接着说:"

不过我觉得这事不能太着急。

咱们现有的生产线要是开足马力,24小时不停工的话,一个月能生产两三千台。

就算是正常生产,一个月也能产出一两千台。

我觉得咱们应该先定个小目标,不要贪多,先把这一两千台的销量稳定住,再考虑下一步展。

"

听他这么一算账,大家都觉得有道理。

一个月一二千台的销量,跟那些大厂比起来确实不算什么,人家光是库存就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台。

但对小麦电子厂这样的小厂来说,能稳定月销一两千台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能让厂里这两百多号人有口饭吃。

"

徐总说得对,咱们不能好高骛远,先把月销一两千台这个目标实现了再说。

"

秦翔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赵小虎和俞敏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俞敏兴致勃勃地说道:"

我觉得咱们可以把这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