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o章 一分厂这个丑媳妇(1 / 2)
1988年3月7日,农历正月二十,星期一。
宜:破屋、坏垣。
忌:诸事不宜。
清晨的阳光洒进窗户,徐大志和高丽莹她们围坐在食堂餐桌前有说有笑地吃着豆浆油条。
吃饱喝足后,他抹了抹嘴,像往常一样又准备逃课了。
"
今天又要去哪儿忙啊?"
高丽莹抬头问道。
"
先去办事处转转,再去厂里看看。
"
徐大志笑嘻嘻地抓起外套就往外跑。
办事处里,丁霞她们早就到岗了。
徐大志把大伙儿叫到会议室,敲着桌子说:"
国强电子批市场那边还得盯紧点,服务一定要跟上。
对了,兴州市那些电子厂、大企业都多跑跑,问问人家需不需要营销策划,这可都是潜在客户啊!
"
开完会,丁霞就带着营销员们风风火火出门跑业务去了。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徐招娣和新来的会计丁瑛、吴婷三个人守着电话机。
"
你们可得把电话看好了,千万别漏接客户电话。
"
徐大志临走前叮嘱道。
其实他心里门儿清,营销员在不在办公室无所谓,关键是要能拉来单子赚钱。
离开办事处,徐大志直奔一分厂。
厂区里热热闹闹的,工人们三三两两地穿梭着,看见徐大志还热情打着招呼。
今天可是个大日子——徐大志布置的技改方案要上会讨论了。
一进总裁办公室,徐大志就看见陆军愁眉苦脸地坐在那儿,看来压力不小。
"
徐总您来啦!
"
邹英抱着一摞资料迎上来,把文件整整齐齐地摆在办公桌上,又麻利地倒了杯温水递过来。
徐大志翻开资料仔细看起来。
这些技术工人的档案收集得很齐全,毕竟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厂子。
原东方酒厂当年可是风光无限,在省内那是响当当的招牌。
最早是酿黄酒起家的,产品主要销往南方各地,那时候生意红火得很呢。
陆军有这样那样的担忧很正常。
毕竟他当厂长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调回老厂子,肯定想干出点成绩给徐大志看看,证明自己的努力。
徐大志笑呵呵地问陆军:"
陆厂啊,这几天琢磨出什么门道没有?"
陆军皱着眉头,有些迟疑地说:"
徐总,您说的那个方案——把陈年原酒勾兑稀释,分不同年份来生产新酒,消费者能接受这种做法吗?"
其实陆军心里直打鼓。
虽说黄酒在南方一直有市场,可这生意是真不好做。
价格卖不上去,销量又有限。
除了当时徐大志搞营销那阵子,厂里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其他时候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惨烈。
他们这家老字号酒厂,硬是被新兴酒厂挤兑得够呛。
想当年最风光的时候,那可是区里的明星企业,工资待遇全区最高,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来。
那时候厂里保卫科都是配真枪实弹的,威风得很。
全厂最鼎盛时有一千五百多号人,厂长坐的还是进口的尼桑轿车,那派头,啧啧。
可看看现在,连后勤带一线工人全算上,也就剩下八九百人了。
但凡有点门路的,早就想办法调走了。
前段时间要不是徐大志做了成功的营销,厂里连工资都成问题。
工人们长期只领到一半工资,这情况已经持续两年多了。
其实不是不能生产,关键是生产出来也卖不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