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终于来了个问询电话(2 / 3)

加入书签

,心里盘算着:那些信件寄出去也有些日子了,总该有企业感兴趣才对。

这不,电话就来了。

看来是某家企业撑不住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联系的吧。

他倒是不慌不忙,看见邹英正用手捂着话筒等指示,便慢条斯理地指点道:"

你就说需要先请示领导,让他们留下电话号码,稍后老板会亲自回电。

"

"

好的。

"

邹英虽然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麻烦,但还是乖乖按照徐大志的吩咐去做了。

供销宾馆的前台装有两部电话。

没过多久,徐大志就用另一部电话给对方回了过去。

刘晓伟的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带着港普的沉稳男声:"

喂,您好,我是全球通营销公司的徐大志,请问您是哪位?"

徐大志深谙营销心理学——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越不懂得珍惜。

所以他故意等了两三分钟才回拨这个电话。

虽然这只是个小细节,却能让电话那头的刘晓伟感觉到这次合作来之不易。

果然,这个小小的心理战术奏效了,刘晓伟的态度明显比之前谦和了许多,开始主动说起收到营销公司来信的事。

徐大志一看又来了个酒厂的客户,心里忍不住嘀咕:"

嘿,我这辈子跟酒还真是有缘分啊!

"

不过职业素养让他马上打起精神,用一副老练的口气问道:"

老板,咱们今天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呢?是想赶紧把积压的库存清一清,回笼资金?还是打算好好经营,把咱们这个酒牌子长期做下去?这两个方向可完全不一样,咱们得先把这个搞明白。

"

“这两者有啥区别吗?”

刘晓伟有些疑惑地问道。

"

区别可大了。

"

徐大志耐心解释道,"

如果只是去库存,我们只需要帮您把积压的产品销售出去就行。

但要是做品牌运营,那就要从提升品牌知名度入手,让消费者真正认可你们的品牌价值,从而主动选择购买你们的黄酒。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

听到这里,刘晓伟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们当然是要做品牌运营。

"

毕竟镜湖酒厂曾经也有过辉煌的历史,作为酒厂的负责人,他怎么可能甘心就此放弃呢?

徐大志想了想,说道:"

要不这样吧,你们把厂里的资料都准备好,抽空来城中一趟。

咱们见面好好聊聊,电话里也说不清楚。

"

刘晓伟立刻接话:"

行啊,您看什么时候方便?"

"

我这边随时都可以。

"

徐大志回答得很干脆利落。

刘晓伟迫不及待地说:"

那要不就今晚六点吧?正好一起吃个晚饭。

我们现在就出,您说在哪儿见面合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徐大志才答应道:"

没问题。

你们直接到兴州大酒店,到前台报我的名字就行。

我这就让人订个包间。

"

挂了电话,徐大志转头就吩咐邹英:"

你现在给兴州大酒店打个电话,就说全球通营销公司的徐大志要订个包间。

对了,等会你让同事代会儿班,你这就跟我一起过去,到时候你就以我秘书的身份出席。

"

邹英连忙点头答应。

她不仅没有半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