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兄妹情深深(2 / 2)
拾得整整齐齐……
这些点点滴滴,像一块块砖头垒在徐大敏心里,让她对这个哥哥又生出说不出的依赖。
徐大志听见动静转过头,看见妹妹脸上挂着泪珠子。
"
咋了?舍不得哥呀?"
他拍拍身边的板凳,把妹妹拉过来坐下。
"
别担心,我就是去上学,过年就回来了。
你在家照顾好妈,我到学校就给你写信,没事的。
"
徐大志轻声安慰着,徐大敏一个劲点头,可眼泪却越擦越多。
这些日子经历的苦楚实在太多了,想起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都止不住。
徐大敏拉着哥哥的袖子,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哥,我实在舍不得你走。
你这一去上学,家里要是出点啥事,我…我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徐大志拍拍妹妹的肩膀,笑得眼角挤出几道褶子:"
傻丫头,现在通信这么方便,有事就给哥写信。
打电话也方便,学院传达室的蒋大爷还是咱们铺头乡的老乡呢!
再说了,学院离咱家也不算远,真要有什么急事,哥一天就能到家了。
"
“另外,走之前我会跟黄建国他们商量好的,让他和他爸多帮我关注着我家的。”
随后,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
这次再去兴州城,我要打听打听小妹的下落。
"
"
小妹?"
徐大敏猛地抬起头,挂着泪珠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你是说"
"
嗯。
"
徐大志点点头,眼神忽明忽暗,像是想起了很多往事。
其实徐大志家一共有三个孩子,不光是徐大志和徐大敏兄妹俩,他们下面还有个最小的妹妹叫徐小敏。
这得从徐大志的父亲徐阿荣说起。
他父亲年轻时是个下乡知青,那时候很多城里来的知青都在农村安了家,娶了当地的姑娘。
徐大志的父亲也是这样,娶了插队的袁家村姑娘袁翠英。
本来徐阿荣都觉得这辈子就在农村扎根了,没想到后来突然出了新政策,允许知青返城就业。
那时候徐大志已经九岁了,妹妹徐大敏七岁,而最小的徐小敏还在妈妈肚子里,要再过七个月才出生。
有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徐阿荣就收拾行李离开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说要返回魔都城里去。
临走的时候,他还拍着胸脯跟袁翠英保证,说等他在城里安顿好了,找到住的地方和工作,马上就回来接她们。
可是谁能想到啊,徐阿荣这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再也没有回来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里人都开始议论纷纷,说徐阿荣肯定是把老婆孩子给忘了,或许就当陈世美去了。
徐大志和妈妈袁翠英天天盼啊盼,可就是等不到徐阿荣的消息,按留下的地址寄给他信则退回,说查无此人,徐阿荣也连封信都没寄回来过,仿佛他就从此凭空消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