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终究没有等到的白发齐眉(求订阅)(4 / 5)
老太太肯多给点儿时间,那谢天谢地,让我再来一遍。
漆器上面,那微妙、柔和的光泽,到位不到位,有的时候,差的就是这一遍两遍的打磨了!
“哦,到底修好了没有?”老太太似乎并不接受“差不多”这种说法,淡然指正:
“修好了就是修好了,没修好就是没修好,还差多久,工期也该有个预估。所以,到底修好了没有?”
“……没有!林老师,您再给我两天!”
“行,两天就两天。”电话那头,老太太笑得很是满意:
“再给你两天,把东西带给我看。那个螺钿盒,还有你这段时间修复的所有东西,一起带过来。
如果做得不够好,或者,做得还不如我儿子的话,那个妆奁盒,你就不用想了。”
“……林老师你放心!一定不给您丢人!”
糟糕,陈总那个螺钿盒子,半个月前,就交给修木器的蒋师傅去做了。
我的手艺,赶得上蒋师傅吗?
或者,如果赶不上的话,老太太火眼金睛,能看得出她儿子是请人代打吗?
沈乐并没有把握。他只能抓紧一切机会,最后对螺钿盒作细部的修饰。
同时,厚起脸皮,请教做木器修复的蒋师傅各种问题,比如:
“蒋师傅,这个退光的部分,您为什么用的是羊毛团?
我看《髹饰录》上说,是用头发团蘸水,拌上细瓦灰反复摩擦,而且说是用少女的头发最好……”
“呵呵……”蒋师傅得意地笑了起来。
像他这样的大师傅,收徒弟难,收到称心满意的徒弟更难,收到称心满意,又不会跟他抢生意的徒弟,那是难上加难。
不收徒弟也就罢了,问题是,不收徒弟,这身技艺就没地方炫耀,没有人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听他吹牛。
难得沈乐肯向他请教,他也乐得显摆一下。他拍拍桌子,拿起一团羊毛,和一团脱脂棉,亮给沈乐看:
“其实就是细腻程度和强度的问题。我们用2000目的水砂纸,用10000目的打磨膏,就是不断提高细腻程度;
羊毛比头发细,打磨的效果也会更好。以前的羊毛没有经过处理,不好用来蘸细瓦灰,会掉毛,处理过的羊毛团就能用了。”
“那少女的头发呢?”
沈乐不依不饶地追问。蒋师傅再次笑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