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沈乐:我在长白山?我明明在泰山啊!(1 / 6)

加入书签

    沈乐一时间心神震荡。他侧耳倾听着山间激昂的,粗豪的,有些乱糟糟的歌声,几乎屏住了呼吸:

    《无向辽东浪死歌》!

    这首曲子,是他在历史书上读过的,《无向辽东浪死歌》!

    隋炀帝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关键还是三次都打输了,一次比一次输得惨。

    怀着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心情入伍的战士,无奈被征发的百姓,大批大批,埋骨异乡。

    于是,知世郎王薄,作歌而起: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就反了吧!

    就反了这大隋吧!

    哪怕死在官军手里又怎样,譬如之前,已经死在辽东了!

    王薄是隋末农民起义的第一人,他的揭竿而起,打响了反抗隋朝统治的第一枪,乱世从此揭开序幕!

    能亲耳听到这歌声,哪怕是在老物件的记忆当中听到,我是多么的幸运啊——等等!

    沈乐忽然感觉哪里不对。他侧耳听着山上的歌声,甚至按着拍子唱了一遍,又跃升到树梢,极目遥望:

    “我是在泰山附近啊……没错啊!我没跑到长白山啊!!!”

    泰山的山形他还是很熟悉的!

    他亲自爬过的!

    读研的时候,导师带着他们来过,晚上九点到红门,十点开始爬山,凌晨四点钟爬到玉皇顶,累得半死——

    当然,累得半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导师带着他们,在山脚下的岱庙待了整整一天。

    一座座建筑观察,讲解,每个细节都让他们画图,整个白天就没有休息过……

    泰山那富有特征的山形地势,他是不可能记错的!

    所以谁来告诉他,为什么“长白山上知世郎”这首曲子,会在泰山上唱响?

    这就和在黄河上唱“爷爷生在梁山泊”一样奇怪好吗?

    长白山是在吉林,不是在山东,我没走那么远啊!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给他纠结,到底为什么泰山上会响起这首曲子了。

    山下平地上鼓声隆隆,一支军容肃整的队伍,正随着鼓点,徐步踏近;

    哪怕山上歌声此起彼伏,怪声呼啸不止,那支队伍,也十分淡定地向前挺进,不曾动摇一分。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