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我在的地方,就是大汉!(2 / 6)
并非考古专业的学者上手了。
几个教授带着副教授,讲师,最低也是博士生,在地上划分了格子,一寸一寸,恨不得直接用手去捧。
至于特事局的几个小哥,就只能拉起防护栏,防止有人太激动了掉下去,然后给国内打电话:
“是的,挖出来了……我们找到了!我们找到了目标!——做好防御?为把它带回来做准备?明白!”
这么重要的发现,那是肯定,一定,绝对,要搬回家的——大概吧。
当然,特事局的人做不了主,包括考古队也做不了主,他们能做的,只有一方拼命给国内打电话,另一方拼命给上级打电话:
“大发现!特大发现!”
“霍去病封狼居胥的祭天刻石!”
“在肯特山峰顶发现的!”
“这块刻石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考古领域的空白……印证了一段重要的历史……”
官方媒体,各种自媒体,全都疯了一样转发。土坑当中,老教授颤颤巍巍,捧着石片起身的视频;
帐篷里,石片被小心翼翼摆进保管箱,又被轻柔地拂净表面的视频;
最重要的,是那块青黑色的石碑!被镊子,木签,柔软的毛刷和棉签,小心翼翼清理过之后,它的表面,渐渐露出了斑驳的字迹:
虽然模糊,虽然积累污垢,但是,字迹依然能够辨别。更重要的是,在污垢被清理完毕之后,石碑上的笔画格外分明:
一层薄薄的土沁,在两千年岁月当中,凝结在玉石表面。黄褐,褐红,如同两千年前那场大战流下的鲜血。
玉石上的沁色稍微浅些,而刻字上的沁色,相比之下却格外深沉,呈现深红的、近似铁黑的笔画。
哪怕不是考古专业,没有阅读大量模糊字迹的经验,广大观众也能第一时间,依靠自己的能力读出上面的文字:
“维元狩四年……岁次壬戌,六月庚辰……大汉骠骑将军……冠军侯……去病……”
“是霍去病!是霍去病!”
“元狩四年!正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那一年!”
“时间完全对得上!”
“季节也对!从关内出击草原,到大破匈奴,六月份差不多!”
“这么珍贵的文物!一定要拿回来!拿回来!”
“是请回来才对!”
“供在国博里,我一天去看他三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