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撩妹的水平,姑娘能被全城羡慕几十年吧?(2 / 8)

加入书签

向楼梯方向侧身,微微提起灯盏,征询地照亮了上楼的路:

    这是,不断挑战,不断积累奖励的意思?

    沈乐好奇地跟着青衣少年一步步登楼。第一层是灯谜和对联,第二层是命题吟诗和作词,到了第三层,华灯璀璨,高朋满座。

    少年也不得不放下答题赢花灯的工作,先来挨个儿作揖见礼,挨个儿叫人。

    沈乐趁机趴在三层楼上,向下眺望,下方灯光如海,已经看不出星斗方位,只能看到远处一座高楼,同样拔地而起,同样灯火辉煌。

    他再转了半圈,面前赫然是一片浩荡江面,帆樯如林,船上灯光倒映江心,火光如龙。

    沈乐长长叹了口气,悠然神往。就听身后有人曼声吟道:

    “清风楼上客如云,银烛高烧照海门……”

    “好!”

    “好!”

    “当为此浮一大白!”

    酒客们纷纷喝彩。沈乐扭头,就看见青衣少年缓缓收笔,将一幅墨迹淋漓的长卷捧至首席。

    座中几个老男人捧卷阅读,轻声赞叹。须臾,其中一人满满斟了一杯,举向隔席:

    “赵兄,君家麒麟儿,真是头角峥嵘,锐不可当啊!假以时日,名登桂榜,也不是难事!”

    “哪里哪里,他也就会写两行字罢了。”隔席一个四十来岁的壮年男子举杯回敬,满口谦辞,眉眼间却满是得意。

    沈乐努力回忆了一下:

    嗯,南宋的宗室,好像是可以考科举的。

    考科举,当官,虽然比普通读书人限制要多,而且任职范围更窄,但是,好过吃恩荫俸禄,也好过托关系走人情当官?

    少年的文章,可能是策论,得到了在座诸位的一致认可。

    首座边上侍立的伙计,见大佬们个个点头,就招呼人拿了一根竹竿,伸出窗子去挑花灯。

    刚一动作,却被少年伸手拦下:

    “且慢。我想要的,是顶上那一盏!”

    当晚参与宴会,与民同乐的官员和地方乡绅们,除了那位“赵兄”眉头微皱,几乎都笑了起来。

    首席正中那个老头点了点少年,摇头笑道:

    “年纪轻轻,心可不小啊!想要顶上那盏,你得文武双全才行——自己去取,可能取得下来?”

    少年毫不犹豫地点头,躬身一礼,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