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法西再合作(4 / 6)

加入书签

卡洛不奢求西班牙能够跟上英德美这三个工业强国的发展速度,但也希望西班牙的工业发展能够仅次于法国,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赶超法国。

    法国的综合实力是不差的,但相较于英德两个国家来说,法国对于自身工业发展并没有那么重视。

    这还得说到普法战争对法国的影响。虽然法国的人口很多,但法国的大多数人口也是农民。

    小农经济阻碍了法国工业的发展,让法国的工业整体呈中小企业偏多的局势。

    普法战争战败之后,法国面临大额的赔款。这些赔款同样限制了法国工业的发展,也让法国的这些中小企业很难运用新的工业技术和设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自然远远落后于英,德,美这样的国家。这导致法国的民间资本并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国内的工业发展,反而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其他国家,通过其他国家更快的发展速度来赚取更多的利益。

    这造就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辉煌的高利贷帝国,但同时也葬送了法国国内的发展。

    从历史中的数据也能够看出,法国的发展自普法战争之后就已经陷入了停滞。

    1875年,法国的钢产量高达25.6万吨。作为对比,此时英国的钢产量也只有71.9万吨,德国和美国的钢产量也都只有不到40万吨。

    此时法国的工业还没有落后德美两国太多,仍然是强大的工业国家。

    但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法国的工业规模一直没有太多的增长。

    到了1880年,英国和美国的钢产量先后突破百万吨,德国的钢产量也拥有夸张的62.4万吨。

    而法国的钢产量只有38.9万吨,这一数据差不多是英国和美国的三分之一,德国的三分之二罢了。

    此时还不是法国最落后的时候。1885年,英国的钢产量已经高达191.7万吨,美国的钢产量也达到了173.9万吨。

    德国的发展也丝毫不弱,钢产量相较于五年前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120.2万吨。

    而法国的钢产量却只有55.4万吨,几年前还是德国人的三分之二,到了1885年连德国人的一半都没了。

    也正是法国人在这段时期的糟糕表现,让卡洛看到了西班牙在工业方面赶超法国的希望。

    去年西班牙的钢产量在20万吨左右,法国人的钢产量达到了30万吨。如果巴塞罗那工业基地的第三期建设能够建成,西班牙或许真的有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在钢铁产量方面赶超法国。

    虽然钢铁产量并不代表整体的工业规模,但却和整体的工业规模有很大的联系。毕竟只有国内的工业规模和需求比较大,钢铁厂才会有足够的订单来生产钢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