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巴尔干变局(2 / 4)
兵进攻保加利亚,最终夺回了一部分土地。
在如此的旧怨之下,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本来就对支援保加利亚颇有怨言。眼下听闻亚洲本土被法俄联军进攻,这些士兵也纷纷罢工,并不打算帮着保加利亚人守卫国土。
伊斯坦布尔的官老爷们,也纷纷开始担忧自己的安危。虽然没有将这些军队调回亚洲本土,但却开始下令让这些军队后撤,优先保证伊斯坦布尔的安全。
法俄联军能登陆小亚细亚半岛,自然也能登陆伊斯坦布尔。
虽然伊斯坦布尔是上千年的历史古城,拥有极其坚固的军事堡垒。可这样的堡垒在动辄高达十多英寸的巨型舰炮面前,又能抵挡多少发炮弹呢?
奥斯曼帝国下令让军队撤回伊斯坦布尔的命令,宛如一道晴天霹雳一般,直接劈在了所有保加利亚官员的心中。
所造成的结果是,保加利亚军队在缺少后援的情况下,面对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的联合进攻,一时之间节节败退,首都索菲亚危在旦夕。
此时的保加利亚政府终于慌了。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连忙向自己的盟友德国和奥匈帝国求救,希望德奥两国能够派遣军队支援自己。
还是那句话,德国和奥匈帝国实在爱莫能助。
但毕竟是盟友在求援,要是无动于衷的话,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威望也是一种打击。
德国和奥匈帝国回应保加利亚,表示会加大在东线战场和塞尔维亚战场的进攻力度,迫使协约国减少进攻保加利亚的军队,从而解救保加利亚。
同时,德国和奥匈帝国也照会了奥斯曼帝国大使,希望奥斯曼帝国能够将撤回的军队重新部署在保加利亚,确保保加利亚不会有亡国的风险。
奥斯曼帝国虽然有些不愿,但德国和奥匈帝国毕竟是两个最强大的盟友,他们的面子始终还是要给的。
在保加利亚得知奥斯曼军队将会在数日内重新抵达保加利亚之后,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还没有庆幸多长时间,前线就传来了巨大的坏消息,罗马尼亚军队已经攻破了保加利亚军队的防线。
事情还要追溯到数天之前。
在小亚细亚半岛开辟新战场的同时,法俄两国政府也达成了约定,加大对巴尔干半岛的进攻。
一方面是想让奥匈帝国东西不能两顾,在欧洲领土和亚洲领土同时遭遇危险的情况下,让奥斯曼帝国被迫选择其中一个。
另一方面,则是想尽快结束巴尔干半岛的战争。
保加利亚在罗马尼亚和俄国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目前国土已经沦陷了接近一半。
要是一鼓作气攻克保加利亚,不仅能够振奋协约国士兵的军心,同样也能彻底改变巴尔干战场的局势。
没了保加利亚,巴尔干半岛的同盟国国家就只剩下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偏偏这两个国家又间隔着一整个巴尔干半岛,中间有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进行间隔,双方很难顾及到彼此。
只要占领了保加利亚,接下来的奥斯曼帝国就宛如一片孤岛,再也得不到来自同盟国的援助。
而独自作战的奥斯曼帝国又能撑住多长时间呢?虽然奥斯曼帝国在德国的帮助下训练了新军,可这些新军的数量始终是有限的,而且还在巴尔干战争中折损了大半。
只要法俄联军不惜伤亡的进攻,奥斯曼帝国注定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如果能够快速解决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接下来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围困,也将变得容易许多。
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保加利亚肯定是第一步。
原因也很简单,保加利亚的国土面积不大,没有太大的战略纵深,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为了早点解决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黑山也各自派出了数万人的军队,与罗马尼亚和俄国的军队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