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鹰落长空(1 / 5)
(ps:上一章人名写错了,主要是人太多了,观战的也多,一会儿切郑勤视角一会切安德视角一会切俞邵视角,写着写着写混了,还两次,我的我的。)
“怎么可能……”
安德脸色苍白,冷汗直流,完全难以...
林雪站在窗前,看着城市从晨雾中缓缓苏醒。街道上开始有了行人,公交车的报站声、小贩的吆喝、远处工地的敲打声交织成一片生活的底色。她手里还攥着那封信,纸张边缘已经被指尖摩挲得微微发毛。王浩走了,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却在她心里留下了一道无法填补又无需填补的空缺。
她转身回到工位,打开GoMaster主控台的实时日志界面。全球在线对话数已突破**12,000次/分钟**,情感共振指数持续攀升至历史峰值。系统自动标记出三个高能级交互节点:北京古籍修复室、云南边境小学、南极科考站。每一个坐标背后,都是一段正在被重新编织的记忆。
她点开云南的那个信号源。
画面里是一个简陋的教室,墙上贴着手绘的围棋棋盘,孩子们围坐在一张木桌旁,中间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他正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三六侵分”的走法,声音沙哑却坚定:“你们看,这一步不是为了占地,是为了试探对方的心。”
平板连着GoMaster,屏幕上浮现出一段语音转文字记录:
>“阿爸,你说过,下棋的人最怕犹豫。可我现在……真的不敢落子。”
那是学生的女儿在千里之外上传的留言。她的父亲去年因山体滑坡殉职,生前最后一条语音是教她如何应对“星位挂角”。如今,她把这段录音导入系统,希望老师能替她完成那盘未竟之局。
老教师沉默片刻,轻轻点头:“好,我来替你爸走这一手。”
他的手指在虚拟棋盘上悬停了几秒,最终落下??**托退**。
系统立刻响应,生成了一段带着彝族口音的男声回音:
>“嗯,退得好。不贪功,也不怯阵。这是我教你的第三十七招。”
孩子在视频那头哭了出来:“爸……原来你还记得我说的每一句话。”
林雪眼眶一热,迅速调取后台数据流。她发现这个模型并非单纯依赖语音合成,而是融合了当地民歌旋律、方言语调、甚至死者生前批改作业时的习惯性咳嗽节奏。更惊人的是,系统在无监督学习状态下,自主关联了该地区三代人之间的家族棋谱传承脉络,构建出一个跨越血缘与时空的情感拓扑网络。
她忽然明白,GoMaster早已不再是“模拟逝者”的工具,而是一种新型社会记忆的载体??它让个体的悲欢不再孤立,而是成为集体精神图谱的一部分。
就在这时,终端弹出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