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原城工业大摸底!(1 / 3)

加入书签

    苏华想要发展先进的新式武器装备,自然是需要根据原城的工业情况来制定的。

    不然的话即便是有相关的图纸,也是无法制造出来。

    比如苏华可以画出无人机的相关图纸,但是奈何现在的工业技术和条件是根本是造不出无人机啊!

    因此现在苏华要看看原城工业大摸底的情况,看看可以制造出什么武器。

    周雅把一份文件资料递给了苏华,道:“旅长,这份原城工业统计情况目前是把整个原城的工业情况统计清楚了,你看看!”

    苏华接过了文件资料,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整份文件是详细的记录了整个原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工业情况等等, 可谓是十分的详细,

    从民国建立至抗战爆发前,原城的工业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直到抗战爆发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钢铁、煤炭、机械、电力、化学、建材、纺织、造纸、卷烟、火柴、皮革、面粉等轻重工业以及军火工业在内的多种门类、多种行业的现代工业体系。

    这一切都是和阎老西以及晋绥军的功劳有关。

    这些工业中其中军火工业占有很大比重......民国建立后,阎老西在清朝末期的晋省机器局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造扩建,到1930年中原大战之前,将原城兵工厂发展成为拥有17个分厂,15万余人,3800多部机器及专用设备,能够生产轻重炮、迫击炮、步枪、机枪、冲锋枪以及数量巨大的各种炮弹的军火企业。

    也就是说,原城最大的工业能力就是原城兵工厂......到了1932年以后,这些军火工业归“西北实业公司”管辖......其中除部分继续生产军火外,大部分转为了民用物品、其他工厂所需机器设备和修筑同蒲铁路所需的各种用品的生产制造。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原城的公营工业只有晋省平民工厂、晋省工业实验所、晋省蚕业工厂,由晋省机器厂改组成的晋省路军修械所和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军火工业,以及育才炼钢厂、育才机器厂、炼油厂等。

    但是是在1932年至1937年这一时期,炼钢、毛织、纺纱织布、卷烟、洋灰、造纸、皮革、印刷、电气、煤炭、窑厂等工厂相继建成投产......也就是说当时的原城的工业还是相当发达的!

    苏华看着这一份资料,微微的点了点头道:“嗯,不错,原城以及周边到期的工业还是相对完善许多......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

    周雅只是开口道:“是的......根据我们的工业大摸底的调查,原城的工业由于先是从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而军火工业又主要是由钢铁、机械、煤炭、电力等工业支撑的。”

    “所以,随着军火工业的发展,这些工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即使1933年西北实业公司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