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心中的白夜【6k字】(3 / 7)

加入书签

影能量的斩击以及由天赋释放的血兽撕咬,这些带有能量性质的攻击对上缠刃·回天,基本上是一挡一个不吱声。

    还有他们第二天赋所提供的「剑之结界」与「守御结界」,因为这两个能力本身没有任何冷却的缘故,辛莱莱自然也是跟零馀子测试了好些遍,将脑中的一些想法全部尝试了一下。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于领域的控制,有星罗领域使用经验在身的他们,在看到这种领域内的能力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能不能通过主动控制领域的『形状』以及『效果』来实现以最小的消耗实现最大程度化的效果。

    而在经过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测试后,他们也得出了很详细跟明确的结论:

    ——「剑之结界」与「守御结界」的范围确实可以控制,但却十分麻烦,而且效果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麽美好。

    以「剑之结界」为例,他们确实可以将一个半径80m的球型领域捏成一个长宽高大约130m的正方体领域,以此来改变领域在实战中生效的范围,但却无法改变领域本身的加成效果。

    简单来讲,就是他们做不到制作出一个半径只有8m,但却能时滞0.8秒的「剑之结界」,只能制作出半径为8m,时滞时间为0.08秒,或者半径为80m,时滞时间为0.8秒的「剑之结界」出来。

    至于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则是因为无论是「剑之结界」,还是「守御结界」,其带有的时间与空间效果的强度都是基于一种「正反馈时空力场」来存在的,简单来讲就是消耗多少能量,产生多大的效果,想要产生0.8秒的时间缓滞,就必须得消耗8000点的剑势,想要进行长度为800m的空间置换,就必须消耗8000点的护体能量。

    这样一来,控制结界的『形状』带来的收益一下子就变得没那麽美好了起来。

    其中「剑之结界」也就算了,毕竟哪怕不能增加时滞时间,可至少还能用这种方式延长一下时滞的最远生效范围。

    但「守御结界」就很尴尬了,因为空间置换发动距离就那麽大的缘故,因此无论结界的最远边界怎麽扩大,对于共鸣对象而言有效的活动半径依旧是零馀子周围的那一个球型区域,这种情况下还去花多馀的精力改变结界的形状的话,完全可以说是在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了。

    顺带一提,关于「时间缓滞」与「空间置换」的具体效果,他跟零馀子也全都测试了一下,其中「时间缓滞」的缓滞倍率在10~800倍左右,而「空间置换」的速度则大概在10~800km/s,变化幅度跟两个结界的最小到最大的释放半径正好对应。

    而「空间置换」产生的次级无敌效果他们也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其中100点护体能量产生的最弱「守御结界」在置换中所形成的「次级无敌」效果大概属于次级无敌效果中最弱的一档,只能勉强挡住一下三阶极限到四阶边缘强度的攻击,遇到强点的空间冲击甚至可能直接半道坠机,而8000点护体能量形成的「次级无敌」效果则是强悍到五阶的攻击都能轻松挡下,完全不用担心坠机问题。

    这样的差距,基本上是给多次释放小范围结界的操作判了死刑了,毕竟结界的释放本身是有个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