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明明都长胖了,为什么这么……小!(2 / 7)

加入书签

    “铛铛??”

    清幽沉重的电车铃声响起,刷着邮筒绿车漆的有轨电车缓缓驶来,掀起一阵风,淡淡的铁锈与机油混杂的味道飘来。

    刺鼻又让人有点恶心。

    程开颜闻到这股味道连忙屏住呼吸。

    电车缓缓驶过将视线遮挡,将阳光遮挡。

    光线只能依次交错的透过车窗,斜斜的,忽明忽暗的落在程开颜的身上,在他修长宽松的黑色呢子大衣上了,留下一个个交错的光栅栏。

    程开颜看着玻璃窗上的反光,不由莞尔,倒是挺像电影中的场景。

    车辆远去,街道重新拥挤起来,披着白色大衣,修长纤美的女子提着手里的袋子,安安静静的走了过来。

    “给,王老五馅饼,可好吃了。”

    刘晓莉走到跟前静静站定,两根葱白手指捏着一块馅饼,献宝似的递到程开颜嘴边。

    “那我吃一个。”

    程开颜对吃的一向是来者不拒,这也是体会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他张嘴咬了一口,牙齿不小心咬到了女子冰冰凉的指头,像冰糕一样。

    于是连忙瞥了眼刘晓莉,只见她神色娴静柔和,并无异样。

    这几天,晓莉姐给他的感觉有些细微的变化,就好像温柔的大姐姐,亦或者细心体贴的小妻子一样。

    程开颜心中思索几瞬,嘴角弯了弯,笑意渐生。

    馅饼还是温热的,咬了一口后露出里面的花瓣,咸蛋黄、红豆的馅料,正往外冒着丝丝热气。

    “好吃,香甜软糯,入口即化不噎人。”

    程开颜品尝后称赞道。

    “好吃吧,嘻嘻。”

    刘晓莉嘴角弯了弯,将剩下的馅饼毫无顾忌的塞进自己嘴里。

    吃完,才知道这王老五馅饼,是哈尔滨知名的小吃之一。

    最早闻名于三四十年代,以其独特风味著称,馅料丰富多样,制作精细考究,很多人都好这一口,尤其是年轻人。

    此外小吃中还有不少知名的,像哈尔滨岳阳楼饭店的桃馒头,景阳缸炉烧饼,文君酒家的凤尾小笼包………………

    桃馒头是一绝,据说1956年的时候,下海这边还派参观团到哈尔滨,专门学习桃馒头的制法。

    是过距离比较远,今天就尝是到了。

    两人边走边吃,是一会儿路过一家裁缝店。

    “匠心裁缝铺?”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