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196章 蹊跷之处(3 / 4)

加入书签

;   但无论是实验室样品,还是海外样品,弄几平方去送检还是有可能的。

    之前也有一些单位拿自己的实验室样本去送检,效果都还行。

    关键是。

    检测没有卵用,要大规模量产。

    因此与会人员还是用相对理智的心态分析。

    “拉伸强度超过6000?很可观了。”

    “谁说不是呢,我看这样子,像是东丽的产品。”

    “百分之百是东丽的T1000。”

    “不是,东丽做的再牛逼,和咱有啥关系?”

    “我是真看不了这些,越看越酸。”

    报告中的材料一定是高等级的碳纤维,没毛病。

    关键国内没有这个技术。

    因此被检测的材料只能是国际龙头。

    所以与会人员越是讨论,就越难受,像是干嚼柠檬一样。

    就在这时。

    郑宇智突然咳嗽一声,嘴角比AK还难压。

    “各位先静一静。”

    “我有一个问题!”

    “以报告上的数据来看,这种材料有没有军用的可能!”

    话音落地。

    与会人群愣了一秒钟。

    随即露出了不理解的表情。

    这叫什么话?

    郑组长好歹也是公关组的组长。

    他应该清楚的知道各单位的需求。

    就凭这个数据,绝对是目前碳纤维的天花板。

    “军用?啥用都够了。”

    “这个数据领先目前工艺三五年了。”

    “有什么说什么,这材料给我们航天口千八百吨的,我们今年稳拿科技进步奖。”

    “空军可比你们航天口需求紧,我要有千八百吨,新飞机的设计立刻能落地。”

    “都别做梦了,这种材料怎么可能立刻量产?”

    角落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