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点石成金(2 / 3)
钞票,所有的图纸、公式、专利,能买的全买,买不到的……让冷雨想办法。”
林好停顿了一下,看着陈博文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从今天起,兵工厂和实验室,预算无上限。
我只有一个要求。”
“我要这片土地上,冒出比敌人炮楼还多的烟囱。”
陈博文的身体在微微颤抖,他扶了扶眼镜,镜片后面那双眼睛亮得吓人。
他等这句话,已经等了太久了。
他所有的科学抱负,所有的技术构想,都因为“穷”
这个字被束缚在图纸上。
而现在,枷锁被砸开了。
“保证完成任务!”
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嘶哑,像一头被放出笼子的野兽。
三天后,第一批驼队顶着风雪抵达了黑河。
带来的不是军火,而是堆积如山的粮食、棉布和药品。
王大彪看着那些雪白的精盐、成袋的白面,还有一捆捆崭新的棉布,眼珠子都直了。
他打了半辈子仗,抢了无数次,从没见过这么多好东西堆在一起。
“妈了个巴子的……”
他抓起一把白面,看着面粉从指缝间流下,喃喃自语,“花钱……真他娘的比抢还快!”
而真正的变化,生在黑河郊外,那片被圈起来的、戒备森严的区域。
这里被命名为“第一工业园区”
。
陈博文博士像是换了个人,他脱下了斯文的长衫,换上了一身油腻的工装,整天泡在工地和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里。
他从关内高价请来的十几名工程师,连同被俘的德国技师汉斯,组成了一个疯狂的技术攻坚团队。
炼油,是第一个要攻克的目标。
以前,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土法炼油,效率低下,杂质极多,坦克开起来黑烟滚滚,像是移动的烧烤架。
现在,有了从南方用黄金换来的图纸和关键设备,一座崭新的、高达二十米的分馏塔,以一种不科学的度在冻土上拔地而生。
当第一股原油被泵入分馏塔,经过加热、气化、冷却,最终从不同的出口流淌出清澈的汽油、柴油、煤油时,整个工业区都沸腾了。
陈博文用烧杯接了一杯金黄色的高标号汽油,凑到鼻子前闻了闻,那刺鼻的、纯粹的工业味道,让他几乎流下泪来。
科学,回来了。
紧接着是子弹生产线。
过去,黑北军的子弹口径五花八门,全靠缴获和手工复装,打一枪都得心疼半天。
王大彪的部队甚至有过用弓箭和大刀打冲锋的经历。
现在,一条完整的762毫米口径子弹生产线,被拆成数千个零件,秘密运抵黑河,然后在陈博文和工程师们的指挥下,被奇迹般地重新组装起来。
当那台巨大的冲压机第一次启动,出震耳欲聋的“哐当”
一声,一枚黄澄澄、闪着金属光泽的铜制弹壳从流水线上跳出来时,负责看守的王大彪,一个铁塔般的汉子,竟看得痴了。
他小心翼翼地捡起那枚还带着机器余温的弹壳,放在手心,翻来覆去地看。
这东西,比他缴获过的任何战利品都漂亮。
很快,弹壳被装上底火、射药,压上弹头。
当第一批“黑北造”
子弹被装进弹药箱,一箱箱地运进新建的仓库时,那种视觉冲击力,远比“熔城为棺”
的传说更让士兵们感到安心。
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为打光了子弹而愁了。
林好站在工业园区最高的了望塔上,俯瞰着这一切。
远处,是排队领取新棉衣和白面的百姓。
近处,是拔地而起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