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暗语风波与监听疑云(1 / 3)
河口镇临时指挥部里,空气混浊,弥漫着一股劣质煤烟和潮湿泥土的气味。
那台刚捣鼓出来的“黑风牌”
收报机正摆在角落,像个丑陋的木头神龛,上面缠绕的电线如同某种怪异的藤蔓。
王大彪正对着一个连着线的铁皮话筒,憋红了脸,脖子上青筋暴起。
“喂!
喂!
煤岗!
煤岗听见没有!
?他娘的没死就吱一声!
!”
声音通过电流,扭曲成一阵刺耳的尖啸和杂音,顺着临时拉扯的电线,传到了几十里外的煤岗据点。
煤岗那边,负责守着另一台“土味步话机”
的老张正打盹,猛地被耳机里炸响的噪音惊得跳起来,差点把那宝贝疙瘩耳机摔地上。
老张捂着嗡嗡作响的耳朵,对着话筒哆哆嗦嗦地喊:“听…听见了…彪…彪哥…你小点声…房…房顶都要给你掀了…”
“小个屁!
打仗呢!
能听见就行!”
王大彪吼完,满意地把话筒往桌上一掼,震得桌上的搪瓷缸子跳了一下,指挥部房梁上的积雪簌簌落下几块。
(这玩意儿,比派人跑腿快多了!
)王大彪心里美滋滋的。
李墨涵那边也没闲着。
大帅下了命令,得搞一套暗语,让小鬼子听不懂。
他把自己关在屋里,翻箱倒柜,找出几本快散架的旧书,又抓耳挠腮地回忆着黑土地上那些土得掉渣的方言俚语。
纸上写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词儿:“老鼻子”
、“猫冬”
、“苞米面子”
、“老嘎啦”
、“傻狍子乱窜”
、“房檐滴水”
。
“嗯…‘老鼻子’就代表敌人数量众多。”
李墨涵捻着胡须,自言自语,“‘猫冬’,自然是指部队潜伏隐蔽。”
他越写越兴奋,觉得这套“黑风暗语”
简直神来之笔,定能让倭寇如坠五里雾中。
随后,他在“黑风之声”
电台一个不常用的频率,开始试播这套暗语教程。
结果,根据地里不少偷偷听广播的战士,听得一头雾水,私下里嘀咕:“这李先生说的是啥玩意儿?咋比鬼子话还难懂?”
没过两天,麻烦就来了。
煤岗据点用刚学会的“黑风暗语”
向河口镇汇报敌情。
电报员磕磕巴巴地来:“老嘎啦…来了…老鼻子…要…猫冬…”
河口镇指挥部这边,值班的老刘盯着翻译出来的电文,眉头拧成了疙瘩。
“老嘎啦?东岛人。
来了老鼻子?来了很多?要猫冬?”
老刘挠着头皮,“东岛人要躲起来过冬?这他娘的啥意思?”
他琢磨半天,觉得可能是小股东岛军迷路了,想找地方躲起来。
于是他通知附近的巡逻队:“有几个迷路的‘老嘎啦’想找地方‘猫冬’,你们过去看看,小心点。”
结果巡逻队差点一头撞进一股正在构筑临时阵地的东岛军主力!
要不是跑得快,非得让人包了饺子不可。
冷雨拿着监听日志,找到了林好。
她的眉头微蹙,指着记录本上几处标记:“大帅,这几天,咱们的无线电通讯里,偶尔会混进一些奇怪的杂音。”
“杂音?”
林好正在看地图,头也没抬。
河口镇的泥泞道路让他第三次调整了桌上那块缴获的东岛军怀表的时间。
“嗯…频率和东岛军电台的波段有点接近。”
冷雨的声音很轻,但很肯定,“我怀疑…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