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青史不留名(2 / 3)
卫渊道:“您又不打算倒行逆施,何必害怕?民智开与不开,公道都自在人心。”
赵王叹了口气,道:“孤倒是不担心自己,但万一孤的后代昏庸跋扈呢?万一他们想要纵情享乐,想要偶尔能凌驾于律法之上呢?
只要民智不开,万民就是一盘散沙。到时孤临死前随意划几个族群,让他们自相厮杀,孤的子孙后代就能稳坐江山。比如让岭南岭北互斗,河东河西争锋,甚至用肤色习俗划分都行。就如吃猪肉的,可以和吃牛肉的不共戴天。”
“这个……”卫渊无言以对。
赵王道:“孤想当千古一帝,但更想让江山万世不移,此后千秋万代,这片地上君王全都姓李!孤不是圣贤,孤也有私心。”
卫渊叹道:“那就各退一步吧,先宣布福利。您的声望可以再上一层楼,大赵历代先王,能超越你的怕是只有高祖。以后你名号中加个祖,也不算过份,嗯,赵文祖,怎么样?”
赵王瞪了卫渊一眼,当下就叫人进来,当着卫渊的面拟了旨意,颁了下去。
等这事处理完,赵王便问:“你动动脑筋,帮我想个法子,怎么能让我李姓江山万世不变。”
卫渊苦笑了一下,道:“您刚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划分族群,内部互斗,李家就能坐稳江山。”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卫渊想了想,道:“有的。就是与民开智,然后君王励精图治,努力修行。以王室多年积累,血脉必是好的,资粮也是最多,所以只要代代勤奋,就能稳压富户豪门一头,王室高修数量位阶也应该是最多的。”
说罢,卫渊强调一句:“只要后代努力。”
赵王叹了口气,道:“你忘了武祖吗?这根本做不到。”
卫渊这才想起,九国王室后裔,只要和王位沾边,道途基本至法相而绝。能以九国之主身份修成御景的,其实都有登仙之姿。
至此卫渊也没有办法了,毕竟想要后代永治天下,这是帝王常情。
好在也算商议定了福利大事,卫渊正准备告辞,赵王道:“孤现在名声大好,但你的名声却不怎么样。要不要孤派些御用文人,助你一臂之力?”
卫渊也不是迂腐之人,当即便道如此最好。
离开赵宫,卫渊便一飞冲天,全速向西晋赶去。西晋中民情汹涌,许多文人大儒对着卫渊口诛笔伐,不论卫渊干什么他们都能挑出毛病来。更有大儒直接从地方史入手,将卫渊记入地方史册。
地方史编修没有国史那么严格,但国史却要大量借鉴地方史内容。如此一来,相当于巧妙地把卫渊钉在了耻辱柱上。
在前往晋国途中,卫渊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