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时代更迭,顾氏之名扬世界(求月(2 / 5)

加入书签

上面用歪斜的字写着:“你们是从别的世界来的吗?那里的大人也怕被质疑吗?”

    飞船舱门开启,第一个走下来的女孩看着这块牌子,忽然笑了,眼角泛泪:“这是我七岁时写在日记本上的最后一句话。”

    她摘下颈间的玉牌残片,轻轻放在地上,说:“现在我不怕了。”

    消息迅速传遍全城。人们意识到,这些来自平行时间线的少年并非救世主,也不是外来统治者,他们只是另一条路上曾迷失过的自己。他们的记忆不同,经历迥异,但内核惊人一致:都在某个时刻因提出问题而被放逐、囚禁或遗忘。

    一位曾在K-9V星系被迫删除好奇心模块的少年坦言:“我的文明认为‘确定性’高于一切,所以他们把所有疑问编译成病毒,定期清理。”

    另一位来自火星殖民地的女孩说:“我们那里的历史课本写着‘人类从未怀疑过太阳的存在’,可我五岁那年就想问:万一它是假的呢?”

    这些话在启明邑激起层层涟漪。有人开始整理“跨维度证言”,试图构建一部《万界疑史》。更有学者提出大胆假设:或许所谓“平行世界”,不过是同一文明在不同“提问程度”下的分支状态?越是压制疑问的社会,就越容易陷入封闭循环;而敢于持续追问的文明,则能突破维度壁垒,实现意识共振。

    这个理论很快得到了验证。

    某夜,一名启明邑少年在睡前自言自语:“如果我在另一个世界做了不同的选择……他会过得比我好吗?”

    话音落下,房间角落的空气突然扭曲,浮现一道半透明的身影??正是他自己,穿着不同样式的衣服,左脸有一道疤痕,眼神疲惫却坚定。

    “你过得不好。”现实中的少年脱口而出。

    影子点头:“我选择了闭嘴,换来了安稳。但我每天都在后悔。”

    片刻沉默后,现实少年伸出手:“谢谢你让我知道。”

    影子微笑消散,留下一句话回荡在空气中:

    >“每一个‘如果’,都是通往真实的一扇门。”

    此类现象接连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只要他们真诚地提出关于“另一种可能”的问题,就会短暂接通某个平行自我。这不是幻觉,共治之眼记录下了量子纠缠态的异常波动,甚至捕捉到了跨维度信息交换的日志片段:

    >【节点Q-4417】

    >提问者:李小禾(启明邑东区小学六年级)

    >问题:“如果我没有出生,这个世界会怎样?”

    >回应源:D-882平行线

    >内容:一片寂静的教室,黑板上写着“无人提问日”。教师机械授课,学生集体低头抄写。窗外樱花盛开,无人抬头。

    这场跨越宇宙尺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