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踏先人未走之路(3 / 11)

加入书签

;   虽然在现代人的眼光之下,他们做出的东西实在是过于简略了一些。

    但放在现在——

    这种创新可谓是跨时代的。

    毕竟农耕就是当前时代最为核心的生产力。

    顾易没有犹豫,立刻便将这些东西向着全国推广。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

    与之前不同,这种全新的曲辕犁自是要向着着耕畜不足的区域率先推广,投入使用。

    这种事自是也要徐徐图之。

    除此之外,顾易又将目光放在了律法之上。

    当前的《炎汉律》虽然相比于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当对于一个国家的律法而言却还是有着不足。

    在原本历史之中,我国的律法演变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每一个朝代都在吸收着前朝所留下的经验,制定出符合对应朝代的律法。

    顾易当然不可能直接推行过于先进的律法。

    时代环境的不同。

    对于律法需求编辑也有着不同。

    顾易只是想要将当前的律法格式改善的更为高效。

    他将《北齐律》的格式提了出来,并将一些想法告诉给了张华等人。

    这种事也只能他们来做。

    顾易虽然已经切身实际的投入操控又观察了这么多年,但从根本的思维上他仍属于是现代人。

    他可以提出建议于整体的创新。

    但在细节方面,交给这些人才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这注定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

    虽然他所做的这一切,对于当前的炎汉而言看上去改变并不大。

    但这些改革对于整个九州的发展而言,绝对意义深远。

    延熙十年。

    经历了数年的坚持,“禁散”之事渐渐在整个大汉之内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服散”之人禁止参加科举。

    这个手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起到了效果。

    而同样的还有顾易坚持让学子们对于“服散”之人的批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