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改革之变,生死一线(3 / 7)

加入书签

要再扶大汉于危难之际!

    待一切事毕,顾熙便将目光放在了凉州叛军上。

    他自是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离开洛阳。

    只是如同昔年一般,于洛阳之内统筹四方!

    顾熙于凉州的声望极高。

    昔年九州天灾之时,顾熙率先赶往凉州,亲自监督地方吏治。

    此举让顾熙于各个部落之中都获得了不菲的声望。

    且最关键的是,顾熙十分清楚这些人为何反叛。

    他杀宦官的举动也正是因为如此。

    在稳住了洛阳的人心之后,顾熙立刻便派人前往凉州,给各个部落送去消息。

    ——言称将不在乎他们此次起兵,只要退回凉州,他将既往不咎。

    这就是阳谋了。

    对于如今的顾熙而言。

    任何联盟形势的叛军都不值得一提。

    因为人心本就难测

    面对如同仙人一般的顾熙,总会有人心中生出恐惧。

    而顾熙就是要给他们一条退路。

    进而扩大这种恐惧。

    这种计策的效果是明显的,尤其是在皇甫嵩赶赴三辅之地,挡住了叛军进攻的脚步之后。

    整个叛军内部顿时便生出了嫌隙。

    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相继死于内讧。

    宛若潮水一般的叛军,迅速退回了凉州。

    而同时间,天下各地的平乱之举,亦未曾停止。

    宦官的头颅确实是个好东西。

    这大大转移了民怨,让百姓重新对朝廷有了期待。

    并且顾熙亦是不会放弃使用谶纬迷信的手段。

    各种神迹接连显现。

    同时还包括了太学学子们所著之赋,顾熙敕令一众大族将这些传扬于天下。

    就在这种种举措之下。

    ——就在昭宁二年年末之时,各地情况已然稳定。

    虽仍有叛军起事,但却终究难以形成气候。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