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刀刀致命,闻名而生畏(求月票)(2 / 5)

加入书签

焰军尚有精锐八千,足可据城而守!”

    也有人摇头:“刀兵一起,必伤无辜。且林公临行有令:宁死不违共治之约。”

    争论持续至拂晓,最终达成决议:**不叛不降,唯行“静政”**。

    何谓静政?即全面暂停一切对外政务往来,关闭城门,停止赋税上缴,但同时维持内部秩序不变??学堂照开,医馆照诊,查账团继续核查每一笔支出,甚至连科举报考如期举行,试题改为:“若天下欲毁正平,你当如何守护?”答卷将被封存,待林昭归来亲阅。

    此举震动四方。邻郡官员纷纷称奇:“此非造反,亦非臣服,竟似另立国体!”更有流民千里跋涉而来,在城外结庐而居,只求成为正平一民。

    与此同时,林昭仍滞留洛阳。

    皇帝病体渐愈,然朝局愈发诡谲。太子联合宗室封锁宫门,宣称“正平乱政,蛊惑圣心”,要求废除观察使之职,并派兵围剿试点州县。幸得几位老臣力保,加之民间舆论汹涌,此事暂被压下。

    然而,真正致命的危机悄然逼近。

    第七日深夜,太庙突现异象:九鼎齐鸣,香火无风自燃,守庙官惊见祭器表面浮现出无数扭曲人脸,口中喃喃低语,皆为南疆巫语。钦天监连夜测算,得出八字谶言:“阴魂渡海,龙脉将倾。”

    林昭闻讯,立刻请求面圣。

    御花园中,皇帝独坐亭下,手中把玩一枚青铜铃铛??正是当年林家先祖与首代巫族盟誓之物,传说能沟通生死两界。

    “你知道吗?”皇帝轻声道,“朕年少时也曾梦想做个明君。可这江山如舟,载满贪吏恶宦,每动一策,便有千人阻挠。久而久之,便只能装聋作哑。”

    林昭沉默。

    “你说的共治,是不是就是让人人都能说话?哪怕说的是错的?”

    “正是。”林昭答,“真理不在一人之口,而在万民争辩之间。正如孩童学步,总会跌倒,但我们不能因此禁止他们行走。”

    皇帝苦笑:“可若他们走错了路呢?若整个国家都陷入混乱?”

    “那就修正。”林昭目光坚定,“就像今日审判规程,也是从一次次失败中改出来的。制度的意义,不是杜绝错误,而是让错误不再重复。”

    良久,皇帝叹息:“朕准你回正平,但有个条件??带一个人走。”

    帘幕后转出一名少年,约莫十五六岁,面容清秀,眼神却冷如寒星。他身着素袍,腰间佩剑无鞘,剑柄镶嵌一块与玉符同源的蓝石。

    “他是谁?”林昭问。

    “我的私生子,母亲是南疆贡女,血脉纯正。”皇帝缓缓道,“他叫姬渊,体内流淌着巫族最后的魂引之力。若太庙之祸无法化解,唯有他能进入祭器核心,以身镇压怨灵。但此去九死一生,朕不愿他死在宫中,像一颗弃子。交给你,或许……还能活出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