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制导武器量产(1),美国大采购和融(1 / 4)

加入书签

随着武器试射成功,泰山制导武器迈出了零的突破。

这也意味着,泰山军工是这个世界唯一拥有精确制导武器的军工企业。

哪怕命中度差点,依然可以吊打目前各国的装备了。

这种武器的诞生,让方文立即开始着手准备量产。

核心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是个大问题,之前方文靠异能手工做,量产时普通工人肯定做不到他那样,得考虑设备和培训。

关键材料的供应,比如紫铜、银锌电池里的银,特种钢,二战时这些都是战略物资,获取难度大。

还有装配的一致性,制导系统里的真空管、陀螺仪这些,每个都要校准,量产时怎么保证每个都合格?

倒是生产流程的标准化,是方文目前可以直接搞定的。

以前泰山工业的每一项生产工艺技术都是他在整理转化,这次也一样,因此,方文首先就是编工艺手册。

手册里不光有工艺流程技术资料,还提出了工序衔接问题,比如零件加工和组装的配合。

编写完工艺手册后,方文就开始召集弹药厂霍端阳,研究院技术带头人姜文瑾,半导体厂柏则善。

三人来到方文在研究院的办公室内。

方文直截了当道:“端阳,文瑾,则善,这次叫你们过来,是为了制导火箭弹。我认为这种武器是目前对战争有颠覆性影响的。如果能够量产的话,我们的空中力量就可以做到精准远程打击地面目标。”

他只说地面目标,主要是这种简单的雷达锁定模式,还无法对高速飞行的飞机起到制导锁定作用。

可就算这样,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了。

毕竟在桂南战场,泰山独立团用了1800枚航空火箭弹才获得的战果,如果换成这种制导武器,可以至少少消耗一半的火箭弹。

霍端阳和姜文瑾、还有柏则善三人自然是明白的,纷纷点头。

方文继续:“现在,我准备将火箭弹厂一半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良,同时还要在半导体厂增加一个制导武器半导体零部件生产分厂。另外,还要对相关生产物资进行大批量采购。我希望你们三位,都能参与进来,分工合作,将这个项目尽快实现。”

“总经理,你具体是怎么安排的?”柏则善问道。

方文走到办公桌后,拉开抽屉拿出三张折叠的图纸,分别推到三人面前。

第一张是火箭弹核心零件的加工公差表,第二张是制导系统的装配流程图,第三张是半导体零部件的规格参数表。

“则善,你先看这个。”他指着第三张图纸,指尖落在“二极管正向压降”那一行,“半导体厂要新上的分厂,核心是批量生产制导系统需要的硅二极管和碳膜电阻。之前咱们用的接收机,增益受温度影响太大,现在加了散热片,但信号稳定性还得靠半导体件补。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误差控制在±0.05V以内,二是电阻的精度达到±5%,这比咱们之前做晶体管计算机零件的要求还高。”

柏则善拿起图纸,眉头微蹙:“硅材料提纯是个坎,现在咱们目前的材料纯度,要满足二极管要求,得再提两个数量级。还有碳膜电阻的涂层,要保证质量的话,没有合适的旋转涂覆机,无法保证涂层厚度均匀。”

“设备我帮你改好了。”方文回道:“你们现有的提纯炉加装温控模块,用我之前做车床定位的思路,加个铜制测温探头,实时调整加热功率。涂覆机也简单,找个旧电机改造成旋转轴,再做个漏斗式涂料槽,只要保证每圈涂层厚度差就可以。另外,你得培训 5个专门的质检工,用万用表逐个测零件参数,不合格的直接剔除,绝不能流到装配环节。”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