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斩草除根(3 / 7)

加入书签

再怎么威风,后面依旧身死族灭。

    考虑到辽东军大兵压境,曹子睿也没敢和施家翻脸,只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本来想着如果没有更好选择,先投奔过去跟着混几年,充当一个中转过渡。

    万万没想到后续施家为了筹粮,不断派兵敲诈勒索地方士绅。

    许多家族因为拿不出足额的粮食,直接被扣上反贼的帽子,惨遭抄家灭族。

    一系列的操作下来,把江北士绅都给看麻了。

    勋贵系在江南玩儿灭族,那是因为抗税运动。

    把维度放大来说,那是为了维系朝廷的运转,不得不杀鸡儆猴。

    就算下黑手,那也是冒充叛军去干。

    施家做的更绝,直接演都不演,就给扣上反贼的帽子派兵灭门。

    恰好此时汉水侯的勤王大军,也抵达了江南地区,他们又多了一个选择。

    尽管施家兵马更多,但是在关内各省,看好李牧获胜的人依旧更多。

    过往的显赫战绩,就是最好的政治背书。

    施家的最好战绩,也不过斩杀数百北虏首级。

    对比其他虞军将领,还能够吹嘘一下。

    同李牧当年的阵斩上万北虏首级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后续勋贵系在北疆拼命,也时不时带走上万北虏,更是进一步冲淡了辽东军的战绩。

    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辽东军战斗力彪悍,但将领指挥能力平庸。

    证据就是:在战场上无法把握战机,没有取得过惊人战绩。

    这种事情没法解释,再怎么不要脸,也不可能告诉外界他们战绩差是因为保存实力。

    本着站在胜利者一边的原则,再三权衡利弊之后,曹子睿还是选择支持南边朝廷。

    鉴于徐州的特殊战略地位,私底下安排人一牵线,很快就获得了南京六部的招安。

    为了安朝廷的心,他不惜诈降偷袭辽东军,断了自己的后路。

    效果非常明显,战后直接从徐州守备变成了徐州参将。

    连一个总兵都没混上,如果是草莽义军领袖,大概率会觉得位置低。

    但曹子睿是读过书的,对朝廷的官职体系有一定了解。

    非常清楚大虞朝在招安过程中,对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