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钓鱼(2 / 7)

加入书签

恐李原心情不爽,临走之前先把他们干掉。

    “为了京中安全就好,看来大家都是我大虞的国之栋梁。

    既然诸位同僚心忧朝廷,那么就能者多劳,再为本侯筹集一批物资。

    毕竟,北方干旱少雨,正是物资匮乏的时候。

    多预备一些物资带上,肯定是没错的。”

    李原似笑非笑的说道。

    原本他没想敲竹杠的,不过李牧的书信提醒了他。

    这次北上勤王,无论战绩如何,都没法再回蜀地。

    无论皇帝,还是朝中百官,都会尽力把他们留下。

    既是为了限制地方督抚做大,也是为了保障北疆安全。

    长城防线一再告破,已经到了不得解决的时候。

    文官之中,能够担此大任的,早就死在了党争之中。

    剩下的都是聪明人,不会接这个烂摊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份得罪人的苦差事,大概率会落入勋贵三巨头之一手中。

    北疆的烂摊子,远不止这一个。

    崩溃的中原战场,同样需要有人收拾残局。

    关中是潜在火药桶,随着北虏入侵,河北大地即将满腹苍夷。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北虏多半发现了大虞的软肋。

    相较于自己动手强行从外部推倒,不如多制造难民,从内部动摇大虞的根基。

    到时候遍地饥民,光赈灾一项开销,就会消耗朝廷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了赈灾上,就无力加强军备。

    放任不管更加不行,人心一旦丢了,帝国的统治根基也没了。

    知道了风险,自然要提前准备。

    军事实力,一时半会儿无法增加,战略物资还是能多筹集一些的。

    蜀地官员和士绅急着送他离开,正好为筹集物资创造了机会。

    唯一遗憾的是,他现在带兵离开,蜀地新政很快就会化为泡影。

    “侯爷,思虑周全,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完成。”

    见大家没有反应,布政使李永良率先带头表态道。

    甭管镇远侯的胃口多大,能够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