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高阳关暗流涌动汴梁城密信频传中(1 / 5)

加入书签

孟良在高阳关住下的第三日,天降暴雪,鹅毛般的雪片裹着寒风往人衣领里钻,校场上的积雪没过了脚踝,连平日最精神的战马都缩着脖子不肯挪步。

杨延昭本想让士兵们歇一日,可刚走到营帐门口,就见孟良光着膀子,正举着石锁在雪地里扎马步,汗珠顺着他络腮胡往下滴,落在雪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

“你这性子,还是这么急。”

杨延昭裹紧披风,笑着走上前。

孟良见他来,咧嘴一笑,把石锁往地上一扔,震得雪沫子飞溅:“六郎你是不知道,我在江湖上晃悠这几年,天天吃酒赌钱,身子都快锈住了。

如今到了高阳关,再不练练,等西夏人打过来,我怕是连刀都举不动,岂不是丢你的脸?”

正说着,周信踩着雪跑过来,手里攥着个牛皮袋,脸冻得通红:“将军,孟大哥,刚从城门口收到的,说是汴梁张大人派人送来的,还特意嘱咐要亲手交给您。”

杨延昭心里一紧,连忙接过牛皮袋。

袋子口用蜡封着,还印着张咏的私章。

他回到中军帐,点燃油灯,小心翼翼地拆开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

信纸被叠得整齐,上面的字迹是张咏的亲笔,只是笔画比平日急促了些。

“延昭亲启:汴梁近日不宁,太后借丁谓案难,说你在高阳关私藏兵力,意图不轨,还让礼部侍郎王钦若上书弹劾你。

陛下虽未准奏,但也召寇准大人进殿问话,言语间多有疑虑。

我听闻太后已暗中派人与西夏李德明联络,许以岁币,让其在边境制造摩擦,好借机削你的兵权。

你务必小心,切勿落入圈套。

另外,沈青大夫的身份恐有蹊跷,我查到他三年前曾在西夏太医院任职,后因事逃离,你需多留意……”

杨延昭看完信,手指微微抖,他把信纸凑到油灯前,慢慢烧成了灰烬。

帐外的风雪声越来越大,他走到帐门口,望着远处被白雪覆盖的边境线,眉头拧成了疙瘩。

“六郎,出什么事了?”

孟良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见他脸色不好,连忙问道。

杨延昭转过身,苦笑一声:“太后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不仅在朝堂上弹劾我,还暗中勾结西夏,想借刀杀人。

更没想到的是,沈青大夫竟然和西夏有关系。”

孟良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撸起袖子就要往外冲:“这老太婆也太不是东西了!

还有那个沈青,看着斯斯文文的,没想到是个细作!

我现在就去把他抓起来,问问他到底安的什么心!”

“别冲动!”

杨延昭连忙拉住他,“现在没有证据,贸然动手只会打草惊蛇。

沈青这几日一直在伤兵营忙活,士兵们都很信任他,若是咱们抓了他,只会引起恐慌。

而且张大人也只是说他身份蹊跷,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是西夏的人。”

孟良停下脚步,喘着粗气说:“那咱们就这么看着?万一他真的是细作,在草药里动手脚,那咱们的士兵岂不是危险了?”

杨延昭沉思片刻,说:“这样,你暗中盯着沈青,看看他平日里都和哪些人接触,有没有传递消息。

我去伤兵营看看,顺便试探他一下。”

两人正说着,慕容雪端着一碗姜汤走进来,见他们脸色凝重,疑惑地问:“延昭,孟大哥,你们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杨延昭接过姜汤,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他看着慕容雪担忧的眼神,轻声说:“雪儿,张大人从汴梁送来消息,说太后在朝堂上弹劾我,还暗中勾结西夏,想在边境制造摩擦。

另外,沈青大夫的身份可能有些问题。”

慕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