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秋猎场惊现旧怨汴梁城密送急函(1 / 5)
入秋的高阳关,风里已经带了凉意,校场上的草都染上了一层浅黄。
杨延昭穿着一身轻便的铠甲,正手把手教新招募的士兵握枪姿势——这一批新兵大多是高阳关附近的农户,年纪最小的才十六岁,握着长枪的手还在抖。
“沉住气,枪要端平,眼神盯着前方的靶心,别跟个筛糠似的晃。”
杨延昭拍了拍那新兵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刚好能让对方稳住胳膊,“你爹送你来当兵,是想让你保家卫国,不是让你站这儿当稻草人。”
那新兵脸一红,咬着牙把枪端得笔直。
旁边的周信看得乐了,凑过来拍了拍杨延昭的后背:“将军,你这耐心比教我那会儿好多了。
想当年你教我射箭,我射偏三次,你差点把我箭囊都扔了。”
“那能一样吗?”
杨延昭白了他一眼,“你那会儿都快二十了,还不如现在这十六岁的小子机灵。
再说了,你现在不也成了百步穿杨的好手?”
两人正说笑,慕容雪提着个食盒从校场边的小路走来,青色的衣裙被风吹得飘起,远远看去像朵盛开的秋菊。
她走到杨延昭身边,打开食盒,里面是刚烙好的葱花饼,还冒着热气:“看你们练了一上午,肯定饿了,快吃点垫垫。”
杨延昭拿起一块饼,咬了一大口,葱花的香味混着面香在嘴里散开,他满足地眯起眼:“还是雪儿你手艺好,比伙房老张烙的饼软和多了。”
“那是,也不看是谁做的。”
慕容雪笑着,又递了一块给周信,“周将军也吃,刚出锅的,凉了就不好吃了。”
周信接过饼,三两口就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慕容姑娘,您这手艺要是传到汴梁,御膳房的师傅都得失业。
下次您再做,能不能多做两斤?我给王带点,那家伙昨天还跟我念叨,说好久没吃着您做的饼了。”
“没问题,下次我多烙点,让你们都尝尝。”
慕容雪笑着答应,又看向杨延昭,“对了,刚才沈大夫来伤兵营了,说他在城外的山脚下现了一种新的草药,能治咳嗽,想让你派几个士兵跟他一起去采。”
“行,我等会儿就让人跟他去。”
杨延昭点了点头,又想起什么,“让士兵们多带点工具,山路不好走,别让他们摔着了。”
正说着,远处突然来了一队骑兵,旗帜是汴梁方向的。
杨延昭心里一动——上次他打退辽军后,赵恒只派了个小太监来传旨,说让他继续驻守高阳关,没提其他事,这次怎么又派专人来了?
骑兵很快到了近前,领头的是个穿着绯色官服的官员,手里拿着一个明黄色的锦盒,看到杨延昭,立刻翻身下马,脸上堆着笑:“杨将军,恭喜恭喜啊!
陛下特意派下官来给您送赏赐,还有一道重要的旨意。”
杨延昭心里犯嘀咕,赵恒这时候送赏赐,肯定没那么简单。
他依着规矩行了礼:“有劳钦差大人跑一趟,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那官员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镶金的腰牌,还有一件紫色的官袍。
他拿着腰牌递给杨延昭:“陛下说,杨将军屡立战功,特封您为‘镇北侯’,赏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
另外,陛下还下了道旨意,让您下个月月初去汴梁参加秋猎,说是想跟您商议边境防务的事。”
“秋猎?”
杨延昭皱起眉头,赵恒每年秋天都会在汴梁城外的猎场举行秋猎,往年都是邀请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从没邀请过边关将领。
这次突然让他去,肯定不只是商议边境防务那么简单。
周信在旁边也急了:“钦差大人,杨将军是高阳关的守将,要是走了,高阳关的防务怎么办?辽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