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柴荣二征南唐的雷霆手段与李煜的摆烂式自救(2 / 10)

加入书签

江山,却不知珍惜,只懂祈福、求饶,这样的君主,丢了淮南也是活该!”

而金陵皇宫里,李煜还在等着“佛祖显灵”

,直到寿州城破的战报传来,他才瘫坐在地上,半天说不出话。

大臣们劝他赶紧调兵守长江,他却只是摇头:“守不住了……柴荣要什么,朕就给什么吧……”

这一次南征,柴荣不仅拿下了寿州,还彻底控制了淮南的核心地带,南唐的半壁江山已握在他手中。

李煜的“摆烂式自救”

,没救了南唐,反而让柴荣更坚定了“灭唐”

的决心。

而赵匡胤,在这次南征中又立大功,被柴荣封为“定国节度使”

,手中的兵权更重,离他“黄袍加身”

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后周占尽优势的战局,很快会因一个意外陡生变数——柴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突然染了重病,连朝政都难以处理。

这五代十国的乱世,又将迎来新的动荡。

柴荣的病能否好转?李煜能否抓住这短暂的喘息之机?赵匡胤又会如何利用这局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一、周师再临:柴荣携巧器攻寿州,刘帅临危守孤城

显德四年(公元956年)春,阳光透过汴梁御书房的窗户,洒在柴荣面前的案几上。

案几上摆放着一份刚刚送达的战报,上面赫然写着“寿州久攻不下,周军暂退”

几个字。

柴荣紧紧地盯着这份战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眼中的怒火也越烧越旺。

终于,他猛地抬起手,像一阵狂风般将战报扫落在地。

战报在空中飞舞,最后轻飘飘地落在了地上。

柴荣的拳头重重地砸在桌案上,出“砰”

的一声巨响。

这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里回荡,仿佛整个宫殿都在为之颤抖。

紫檀木的桌面被他的拳头砸得嗡嗡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愤怒和不甘。

“刘仁赡这老小子,还真成了块硬骨头!”

柴荣咬牙切齿地说道,“上次让他侥幸撑过寒冬,这次朕亲征,非把寿州城碾成齑粉不可!”

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带着决绝和决心。

为了确保这场战斗能够成功夺取寿州,柴荣可谓是孤注一掷,将后周的精锐家底几乎全部押上。

他不仅召集了赵匡胤、李重进、张永德等一众勇猛的将领,还赋予他们重要的职责,分别统领殿前司和侍卫司的禁军,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和指挥系统的灵活性。

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柴荣竟然下达了一道令满朝大臣都感到困惑不解的旨意:征调工部的三十名精通机械和水利工程的工程师,让他们跟随大军一同南下。

这个决定似乎与传统的战争策略背道而驰,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工程师并不会直接参与到战场上的厮杀。

大臣们对这道旨意议论纷纷,他们不明白柴荣为什么要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带上这些看似与战争无关的工程师。

有人猜测这可能是柴荣的一种奇思妙想,也许他有什么独特的战术需要这些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来支持;也有人认为这只是柴荣的一时冲动,毕竟在紧张的战争局势下,人的思维有时会变得不太寻常。

无论如何,柴荣的这一举动无疑给这场战争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人们都在拭目以待,看这些工程师究竟能在战场上挥怎样的作用,是否真的能帮助后周军队攻克寿州这座坚城。

旨意宣读之时,朝堂之上一片肃穆。

宰相范质站在群臣之,他面色凝重,眉头紧蹙,显然对这份旨意有所不满。

当听到柴荣要带工程师随行军中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