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后晋风雨飘摇与南唐暗流涌动乱世中的权谋与情殇(2 / 9)
。
每年他都要向契丹进贡大量的财物,其中光是丝绸就需要上万匹,粮食更是高达几十万石,此外还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
如此巨额的贡品,石敬瑭又该从何处筹集呢?毫无疑问,这些沉重的负担最终都落在了无辜的百姓身上。
为了能够凑齐这些贡品,地方官员们不断地增加赋税,使得百姓们的生活愈艰难。
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被搜刮得一干二净,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
许多百姓无奈之下,只能忍痛卖掉自己的儿女,以换取一些微薄的钱财来交税。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民谣在民间悄然流传开来:“儿皇帝,真荒唐,认贼作父害家乡。
苛捐杂税比山高,百姓尸骨堆成墙。”
这民谣生动地描绘了石敬瑭的所作所为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愤恨和不满。
石敬瑭听闻此言,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很不是滋味,但他却只能强作镇定,佯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如今所拥有的皇位,就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城堡一般,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一旦契丹人稍有不满,这座看似宏伟的城堡便会在瞬间土崩瓦解,化为乌有。
有一次,契丹的使者前来催促贡品,其态度异常傲慢无礼,甚至用手指着开封城的方向,毫不客气地威胁道:“父皇帝说了,如果你们再不能按时凑齐所需的物品,他就会派遣铁骑踏平这座城池!”
面对如此嚣张的使者,石敬瑭虽然心中愤恨不已,但表面上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只得满脸赔笑,连连点头应承道:“一定一定,我们马上就去办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待使者离去之后,石敬瑭独自一人将自己关进了御书房内,他的心情愈沉重。
终于,压抑已久的情绪如火山般喷涌而出,他猛地挥起拳头,狠狠地砸在了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案上。
只听得“砰”
的一声闷响,龙案瞬间被砸出了一个深深的凹痕,而石敬瑭的拳头也因过度用力而鲜血直流,顺着他的指缝缓缓滴落。
然而,即便是如此痛苦和愤恨,石敬瑭也只能在这寂静的御书房里,出一声无声的嘶吼。
因为他深知,自己作为一国之君,在契丹人面前竟然如此卑微,连一条狗都不如!
更让他窝火的是,手下的将领个个憋着气。
尤其是天平节度使景延广,每次上朝都瞪着眼看契丹使者,好几次差点拔剑相向。
景延广私下对心腹说:“石敬瑭这窝囊废,把中原的脸都丢尽了!
迟早有一天,我要让契丹人知道,中原不是好欺负的!”
这话传到石敬瑭耳朵里,他气得浑身抖,却不敢动景延广——他知道,自己身边能打仗的将领没几个,景延广手里有兵,动了他,无异于自断臂膀。
石敬瑭的皇后李氏,是李嗣源的女儿,也是个有血性的女子。
她看着丈夫天天对着契丹使者低眉顺眼,心里又气又疼。
有天夜里,她忍不住劝道:“陛下,咱们就算靠契丹坐上皇位,也不能如此屈辱。
不如暗中练兵,总有一天能摆脱他们。”
石敬瑭苦笑一声:“练兵?契丹人耳目众多,稍有异动,他们就能打过来。
我这也是没办法啊。”
李氏叹了口气,泪水滑过脸颊——她嫁的,究竟是个皇帝,还是个傀儡?
石敬瑭在屈辱中熬了六年,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他常常梦见自己被契丹人架在火上烤,惊醒后一身冷汗。
公元942年,这位“儿皇帝”
在开封病逝,临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