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神龙政变的血色黎明与李唐复辟的跌宕风云(5 / 7)
扎着坐起身,昏花的眼睛里先是迷茫,随即被床前的景象刺得一清二楚:儿子李显低着头站在那里,身后是张柬之、桓彦范等一群大臣,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她从未见过的决绝。
而地上,是张氏兄弟血淋淋的尸体。
八十多岁的武则天,早已没了当年的锋芒,可那双眼扫过众人时,依旧带着慑人的威严。
她盯着李显,声音沙哑却冰冷:“是你干的?”
李显吓得“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磕得额头直响:“母后,儿臣……儿臣是被逼的……”
武则天看着他懦弱的样子,又看了看张柬之等人紧绷的脸,忽然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口气里藏着无尽的疲惫。
她摆了摆手,像是挥开什么沉重的东西:“罢了罢了……我也累了……”
说完,她重新躺下,背对着众人,再也没有说话。
寝宫内的火把明明灭灭,映着地上的血迹,也映着一个时代即将落幕的剪影。
四、李唐复辟:皇位争夺战的新序幕
神龙政变的硝烟还未散尽,洛阳城就已被另一种沸腾的情绪填满。
武则天退位的诏书刚一宣读,长安城里便爆出震天的欢呼——百姓们涌上街头,举着灯笼火把,敲锣打鼓地庆祝,连白苍苍的老人都对着皇宫的方向叩拜:“李唐江山又回来了!
咱们总算不用再看武家人的脸色,不用怕酷吏上门了!”
商铺老板们自拿出酒肉分给路人,孩子们举着“大唐万岁”
的小旗奔跑,那股子扬眉吐气的劲儿,仿佛要把这些年憋的委屈全喊出来。
李显重新坐上太极殿的龙椅时,身上的龙袍还带着些不合身的僵硬。
他望着阶下山呼万岁的百官,脸上堆着笑,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扶手——这皇位失而复得,他心里既有狂喜,又藏着几分不安。
可他没料到,安稳日子没过几天,朝堂就被另一种风浪搅得翻涌。
李显生性懦弱,遇事总爱躲躲闪闪,朝政渐渐被妻子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攥在了手里。
韦皇后每日穿着模仿武则天的紫袍,在紫宸殿的偏殿里批阅奏折,连宰相议事都要先经过她点头。
有次她对着铜镜,看着里面与武则天有几分相似的眉眼,对心腹宫女说:“当年武太后能从皇后变成皇帝,我为什么不能?这凤冠戴久了,也该换换龙冠试试。”
安乐公主更是被宠得无法无天。
她穿着用百鸟羽毛织成的“百鸟裙”
,跑到李显面前,搂着他的脖子撒娇:“父皇,您看太子(李重俊)那副窝囊样,哪配当储君?您就立我为皇太女吧!
等您百年之后,女儿也学祖母那样,当一回女皇帝,保证把江山治理得好好的!”
李显被这母女俩折腾得头疼欲裂,整日唉声叹气。
这天他实在撑不住了,把张柬之、桓彦范等老臣召进皇宫,苦着脸搓着手:“诸位爱卿,你们是看着朕长大的,也知道朕的性子。
如今皇后和公主越来越不像话,朝堂上的事她们说一不二,朕这个皇帝倒像个摆设……你们说,这可怎么办啊?”
张柬之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又气又急,忍不住叹了口气:“陛下,您是大唐的天子,不是谁家的夫君、父亲!
该硬气的时候得硬气,得拿出点皇帝的威严来!
不然,这好不容易回来的李唐江山,怕是又要出乱子!”
可李显只是连连摆手:“哎呀,她们毕竟是朕的亲人,闹僵了不好,不好……”
就在李显左右为难时,太平公主也没闲着。
她看着韦皇后拉拢朝臣、安插亲信,甚至偷偷模仿武则天的做派,心里的警铃早就响了。
这天她把侄儿李隆基叫到府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