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二圣临朝的明争暗斗与红妆时代的惊涛骇浪(1 / 6)
上回书说道,武媚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踩着王皇后和萧淑妃的血泪登上了后位。
然而,她的野心并未就此满足,而是愈膨胀。
在朝堂之上,武媚娘以其果敢和睿智,巧妙地粉碎了李治与上官仪的废后计划。
她的手段犹如雷霆万钧,让所有人都对她刮目相看。
从此,她在男尊女卑的朝堂上站稳了脚跟,甚至开创出了“二圣临朝”
的局面,与李治共同执掌天下大权。
在长安城的太极殿里,那道珠帘后的身影愈显得威严而神秘。
武媚娘的眼睛,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熠熠生辉。
她透过珠帘,冷冷地俯瞰着朝堂上的一切,心中暗自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而坐在龙椅上的李治,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就像一只被抽走了筋骨的风筝,在权力的狂风中摇摇欲坠。
曾经的雄心壮志早已消失殆尽,如今的他,只能在武媚娘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大唐的天空,此刻阴云密布,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这场风暴将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武媚娘又将如何在这场风暴中继续她的统治之路呢?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让人不禁为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捏一把汗。
一、珠帘后的算计:武皇后的朝堂"
扫雷"
行动
显庆五年(公元66o年),李治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风疾作,他的头晕目眩得几乎无法站立,连手中的奏折都拿不稳。
他痛苦地扶着额头,无奈地对武媚娘说道:“皇后啊,朕这身子骨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这朝堂之事,还得靠你多费心啊。”
武媚娘微微垂,眼帘低垂,然而她的语气却难以掩饰其中的欣喜之情:“陛下尽管安心养病,臣妾定会尽心尽力辅佐陛下,处理好朝堂上的事务。”
这一接手,武媚娘便毫不犹豫地展开了她的“朝堂大扫除”
行动。
而她的要目标,便是那位位高权重的老臣长孙无忌。
这位三朝元老,不仅是关陇集团的领袖人物,更是当初在废后一事上让武媚娘受尽了苦头的人。
武媚娘深知要扳倒长孙无忌并非易事,于是她找来心腹许敬宗,压低声音对他说道:“许大人,本宫听闻长孙无忌暗中勾结朋党,似乎有不轨之心啊。”
许敬宗心领神会,眼珠子一转,立刻回答道:“皇后娘娘放心,此事就交由微臣去办,臣定会尽快搜集到‘证据’,让那长孙无忌无从抵赖。”
没过多久,许敬宗就像变戏法一样,“查”
出了长孙无忌谋反的“铁证”
。
李治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奏折,手都在不由自主地颤抖着,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舅舅怎么会谋反呢?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
武媚娘见状,急忙跪地,泪流满面地说道:“陛下,您可要以江山社稷为重啊!
若不处置长孙无忌,恐怕会引起天下大乱啊!”
她的声音充满了悲怆和恳切,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李治紧咬着牙关,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
他知道武媚娘说得有道理,但长孙无忌毕竟是他的亲舅舅,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他实在不忍心对他下狠手。
然而,在权衡利弊之后,李治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将长孙无忌削职流放。
三个月后,长孙无忌被流放到了偏远的黔州。
在那里,他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
一天,一群神秘的人突然闯入他的住所,逼迫他自缢身亡。
长孙无忌临死前,仰望着天空,出了一声长叹:“我为李家三代效力,兢兢业业,没想到最终却落得如
↑返回顶部↑